1983年6月10日21點,幾個黑影出現在了廣州象崗山一處工地上,他們來到一大片平鋪的石板前,其中一人將一個長長的竹竿伸進了石板之間的縫隙,另一名身材瘦弱的人順竹竿爬了下去,很快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這是廣州考古管理委員會的幾名人員在夜探一座古墓,下入墓中的是考古隊長黃淼章。
大墓位于象崗山腹地,兩天前施工時意外發現,面積超過一百平方公尺。考古人員初步判斷為西漢時期的墓葬,為了進一步摸清大墓內部狀況,遂定于今晚深入探查。
當黃淼章下到墓底時,一股濃烈的霉味襲來,令人作嘔。其實這都不算什麼,身處幽暗陰森的地下,恐懼才是最大的敵人。
古人為了防盜,墓中或許會設置機關,如飛刀、暗箭、甚至毒氣,每一樣都能置人于死地,想到未知的危險,黃淼章的心幾乎跳到了嗓子眼。
他借著微弱的燈光,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進了幾步,繼而向右走進了一個耳室,看到室內的一剎那,他興奮了,因為里面堆滿了精美的青銅樂器。
短暫的興奮過后,黃淼章隔著厚厚的石板將大墓中的情景通報給了地面的同事。
在麥英豪要求下,黃淼章從墓中傳遞上來三件文物:一件編鐘,一件小型玉璧,一個陶器蓋子。
隨后黃淼章回到了地面。
三件文物迅速被帶到了北京進行檢驗,不久,一個令人振奮的結論出來了:器物極具西漢南越王國的特征,綜合大墓規模看,墓主可能是第一代南越國王趙佗。
趙佗原為秦將,公元前219年,奉秦始皇之命,與任囂一起率50萬大軍平定嶺南,隨后秦王朝任命任囂為廣州南海郡尉,而趙佗為其中下轄的龍川令。
公元前208年,任囂病死,趙佗接管嶺南。
中原漢王朝建立后,趙佗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公元前137年病逝,終年約104歲。
趙佗死后傳位于孫子趙胡,是為文王。南越國前后共歷五王,享國93年。
趙佗統治嶺南81年,他引入中原農耕技術與先進文化,開啟了嶺南文明千年輝煌。
據說趙佗墓中珍寶無數,所以兩千多年以來,一直為人覬覦,但卻始終找不到他的埋葬之地。當年孫權曾派兵南下尋找,未果而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