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后,他的貿然削藩,無疑觸碰了藩王底線,也因此成為了靖難之役的導火索。
建文元年,朱棣徹底翻臉,公然起兵造反,揮師南下,發動了「靖難之役」。
但是朱允炆在他的親叔叔朱棣面前,或許還是太年輕了,缺乏經驗和謀略,無論是老將耿炳文,還是「大明戰神」李景隆,都沒能阻止朱棣大軍的南下步伐。
這場自家人為爭權奪位發生的「靖難之役」歷時四年,最終以朱允炆失蹤,朱棣繼位而結束。
成王敗寇,即便是一家人也會因權利而倒戈相向,反目成仇。
那麼我們很好奇,在朱棣登基之后,除了朱允炆的結局成為了一個歷史謎題以外,那麼朱標妻子呂氏,和他的子女們結局又如何了呢?
朱允炆與呂太后結局
朱棣在攻入南京以后,曾對忠心于朱允炆的文臣武將們,大肆殺戮,將其狠人本色,展露無遺。
而朱允炆呢?靖難之役后,這位皇帝似乎從此被掩埋于歷史的塵埃中,沒人知道他去了哪兒?是死是活?
有人說他自焚而亡,有人說他從地道逃生而去,最終隱姓埋名,但無論朱允炆結局如何,「建文帝」已不復存在。
朱允炆的母親呂氏,本是朱標的妾室,朱標的嫡妻乃明朝開國名將常遇春之女常氏,但常氏在生育了第三子朱允熥之后,便因病早亡。常氏去世之后,呂氏才被扶上位,成為了朱標的太子妃。
而朱標的長子,朱允炆的大哥朱雄英年僅8歲,就因豆疾而亡,朱允炆也因此成為了嫡長孫。
「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不知嫡長孫之位,是福還是禍。朱元璋最終跳過所有兒子,將皇位傳給了嫡長孫朱允炆,從此朱允炆成為建文帝,而他的母親呂氏,則因此成為了名正言順的呂太后。
畢竟是大嫂,還是曾經的太后,所以朱棣一開始對于呂氏表面上還是很恭敬的,一副當年大哥待我不薄,我如今這番舉動,都是無奈之舉的樣子,聲情并茂,聲淚俱下,將在場大臣都感動得一塌糊涂。
不過,呂太后自然不會相信朱棣這番鬼話,就在朱棣護送呂太后回宮途中,皇宮卻突發大火。
據《明太宗實錄》記載:
「建文遂闔宮自已焚燃。上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癡呆耶!」
這也是朱允炆自焚傳聞的由來。這一天對于呂太后而言,無疑是黑暗悲痛的一天,兒子朱允炆自焚后,朱允炆長子朱文奎,朱允炆的皇后馬氏也一起自焚,隨他而去。
朱允炆和呂太后,就此,連最后一面也未見上。朱棣正式登基后,直接撤銷了當初朱允炆給朱標封的廟號,被降為「懿文太子」,呂氏的皇太后身份自然也不復存在,被降為「懿文太子妃」。
不僅被降封號,呂太后還搬去了明東陵,為朱標守陵,不過關于呂太后最終是何時去世的,歷史上并沒有明確記載,不過
呂太后最終是在孤獨中離世的。
朱標的兒子們
上文也提到,朱標短暫的一生只有兩位妻妾,一位是常氏,一位則是呂氏。此外,還有5個兒子,和4個女兒。
其中朱標與常氏生育了嫡長子朱雄英(8歲夭折),以及第三子朱允熥(tēng)。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