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這麼一件奇葩事嗎?
曾經一個妃子因為來了一次「大姨媽」,竟然陰差陽錯,讓一個王朝多延續了200年的國祚!
這麼神奇的事情是在歷史上真實發生的嗎?
究竟是哪個妃子有這麼大能耐呢?
其實這件事在《史記》中還真的有記載:「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避,不愿進,而侍者唐兒使夜進......」
據說這是漢景帝劉啟因為一次醉酒發生的事。
當時的劉啟還沒有繼承大統,只是個太子,但是這并不妨礙他有后宮佳麗三千人,在一次宴席上劉啟喝得酩酊大醉,于是就想召自己的姬妾——程姬侍寢。
當時的程姬并不是很受寵,按理來說太子召她侍寢是個好事,但是此時程姬卻非常為難,只因為她當時恰好來月事。
如果拒絕了太子,失去了一次機會不說,更重要的是她怕惹太子不快從而失寵,于是機智的程姬就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她讓自己身邊的侍女唐兒裝扮一番,假扮成她的樣子去侍寢了,當時的劉啟因為喝得太多早已認不清人了,于是就稀里糊涂寵幸了唐兒。
事后程姬害怕劉啟知道真相后給自己治罪,于是就主動去坦白,劉啟也沒有說什麼,這件事就此作罷。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程姬之疾」的典故,后世很多女子就將難以說出口的月事稱之為「程姬之疾」,甚至程姬還得到了很多妃子的效仿。
不過離奇的是,當時這個「李代桃僵」的計謀并沒有結束,反而陰差陽錯,成了改變歷史的開端。
僅僅一次侍寢,唐兒竟然一下懷了身孕,其實這件事讓劉啟非常惱火,雖然后宮多一個女人也不多,但是唐兒身份低微,按理來說是沒有資格服侍的。
但是奈何她懷了孩子,于是在程姬的轉圜下,劉啟就不情不愿將她收為了侍妾,等到劉啟登基以后,唐兒也被封為了「唐姬」。
更加好巧不巧的是,不久后唐姬誕下竟然誕下一位皇子,也就是後來的長沙王劉發。
在后宮之中,雖然程姬多了一個爭寵的人,但是這對她來說并不是壞事,因為唐姬是自己人,如果她們兩人能聯盟,那麼在后宮爭斗中勝率自然更高一些。
不管是出于善良還是結盟,總之程姬對劉發視如己出,一直到程姬晚年時,還在竭力為劉發爭取利益。
不過劉啟并不是很看重這個兒子,原本他的母親就出身卑微,再加上程姬與唐姬本身都不是多麼受寵,于是導致劉啟也不被重視。
當時給劉發封王時,劉啟只是隨便給他扔了個貧窮又濕冷的地方,比很多藩王的管轄地都小不少。
劉發對這件事非常不滿,雖然他再不受寵也畢竟是皇子,于是為了多給自己爭取一些封地,他想出了一個機智的辦法。
有一回劉發回長安給劉啟賀壽,他懷著非常激動的心情獻了一支舞,但是行為舉止卻扭扭捏捏,連胳膊都舉不直。
眾人都嘲笑他笨拙,劉啟也問他到底怎麼回事,于是劉發回答道:「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
意思是說我的封地地方太狹窄了,根本回旋不開,這一語雙關的話并沒有讓劉啟生氣,他反而頓覺羞愧,覺得虧欠這個兒子的太多了。
于是當即就又給劉發劃了三個郡縣,劉發這才心滿意足地退場了。
那麼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長沙王劉發」,跟大漢的國祚有什麼關系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