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女兒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當父親的就應該懂得避嫌了,保護孩子的隱私,尊重孩子的成長,不要有「越界」的行為。
老話常說「女大避父」,不僅是父親對女兒成長的一種保護,更是父親教會女兒如何與異性相處的重要的一堂課,不要讓女兒缺失了這堂課。
我們做父母的需要關注到父女之間關系相處的一些「邊界」問題,爸爸如何陪伴女兒成長,如何與女兒相處,身體接觸上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不要逗女兒「隱私」部位
可能在女兒小的時候,爸爸就開始參與到照顧女兒的生活中,比如給女兒換尿布、洗澡等等,在爸爸的眼中女兒還是那個「襁褓」中的孩子,哪怕女兒上了幼兒園,爸爸還下意識覺得女兒還是剛出生那個狀態,一些行為仍舊比較親密。
但實際上,上了幼兒園年齡的孩子,已經有了模糊的「性別概念」,父母該教會孩子如何區分「男女性別」了,尤其是家有女兒的,要告訴孩子男女生身體構造上的差異,要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隱私,不要讓別人碰,也不要碰別人的隱私部位。
哪怕親密如爸爸這種關系,女兒大一點的時候,像換衣服、洗澡這種事情就全部交給媽媽,通過這種清晰的舉動變化,讓女兒產生「男女有別」的性別意識。
爸爸們不要覺得這是無關緊要的小事,因為爸爸是女兒這個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異性朋友,爸爸和女兒的相處模式,影響到女兒將來和異性接觸的方式。
第二,不要再親吻女兒的「嘴」了
現在很多家里都希望生個女兒,很多爸爸們也都是「女兒奴」,平時照顧女兒,看到女兒可愛的一幕,忍不住會親一親孩子。
女兒特別小或者一兩歲的時候無關緊要,但是上了幼兒園爸爸就要注意不能再親「嘴」了,可以親一親女兒的額頭、小臉蛋,或者給孩子一個親密的擁抱,表達愛意的方式有很多種,不要再孩子「性別懵懂期」,做出破壞孩子性別意識成長的事情。
就像西方國家,很多都有「親吻」習慣的地方,但爸爸和女兒也是互相親吻「臉蛋」,而不是親「嘴」,在這方面的教育上性質是共同的。
第三,女兒大一點后,當爸爸的就該學會避嫌了
女孩和男孩不一樣,女孩通常更早熟一些,懂事明白道理的年齡更早一些,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當爸爸的更應該懂得避嫌的道理。
比如爸爸不要在客廳衣著暴露,上廁所、洗澡的時候關上衛生間的門,一些過于親密的照顧孩子的行為交給妻子,一些露骨的話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講等等,早早的開始培養孩子的性別教育,幫助孩子建立健全性別意識。
小孩子的是非對錯價值觀,都是父母教育傳輸的。
如果爸爸的親密行為超出了正常的界限,那麼就可能會產生「畸形」的父女關系,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極大的皮破壞,甚至扭曲女兒的「性別意識」。
同樣的就像有些媽媽,在照顧兒子的時候不太注意一些親密行為,甚至為了好玩給兒子穿「女裝」,時間一長孩子可能就會出現性別意識模糊的情況,影響孩子未來的人格塑造。
而且超出界限的相處方式,也可能會減弱孩子的安全感,害怕原生家庭,不愿意和別人交朋友,甚至產生不正確的性別觀念。
因此我們說,異性家長和孩子的相處方式很重要,高質量的陪伴和懂得邊界感的相處模式,會讓孩子快樂成長,成為一個性格開朗心胸寬廣的人,希望每一位爸爸都能正確關心孩子成長,和孩子建立健康路良好的親子關系。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