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紗》是英國戲劇家毛姆的作品,題目中的「面紗」,是取自雪萊的詩作《別揭開這華麗的面紗》。
這華麗的面紗啊,人們就管這叫做生活,雖然它畫的沒有真象。
《面紗》講述了細菌學家瓦爾特,攜妻子凱蒂赴中國研究時,發現妻子與人發生婚外情后,夫妻二人來到了溫疫肆虐的中國南方農村,然后瓦爾特染病去世的故事。
毛姆是一個關注人性的作家,在他的骨子里,總有一種讓人琢磨不透的悲觀態度,仿佛一切對他來說,都是一場虛幻。而這份悲觀,或許和他父母早逝、寄人籬下、因口吃而產生的自卑感有關。所以,他才會缺乏安全感,甚至成為局外人。在這部作品中,毛姆也同樣給一個看似尋常老套的愛情故事,蒙上了一層悲劇的「面紗」,讓人還未掀開,就已先感受到了一絲涼意。
也許是愛的太卑微,也許是社會太現實,才造成了他們婚姻的悲劇,但紫陌卻認為,他們的不幸,其實是敗在了「無話可說」上。夫妻間因為「無話可說」,所以生疏;因為「無話可說」,所以寂寞。
「冷漠」作為推動小說情節發展的主題,成為了他們婚姻的毒瘤,折磨著彼此,讓他們的夫妻關系既熟悉又陌生。凱蒂在25歲時,迫于種種原因,嫁給了她并不喜歡的瓦爾特。婚后,盡管凱蒂努力想更多地了解瓦爾特,但是瓦爾特總是對凱蒂有所隱瞞。所以,他們即便結了2年婚,凱蒂也仍然不了解自己的丈夫。
越不了解,就越憋悶;越憋悶,就越討厭;越討厭,就越無話可說。與丈夫的無話可說,讓她婚后變得空虛、寂寞,所以當凱蒂認識了幽默風趣、身材壯碩的湯森時,便意亂情迷,毫無招架之力地掉進了「愛的陷阱」。對凱蒂而言,湯森是迷人的,他們無話不談,相談甚歡。然而,這世上本就不存在秘密,瓦爾特很快就掌握了他們出軌的證據。
凱蒂害怕極了,她希望得到瓦爾特的原諒,但是瓦爾特卻并沒有借此機會,拯救兩個人的「無話可說」,而是簡單粗暴地給了凱蒂兩個選項:要麼讓湯森失婚后娶她,要麼和自己一起去霍亂之地。在等待的日子里,他們依舊無話可說,因為瓦爾特自以為是的愛的表白,再一次刺痛了凱蒂的自尊心,當女人被男人揭穿自己的愚蠢、庸俗后,她便不再想與這位「高高在上」的男人多說,因為那樣只會讓自己顯得更愚蠢。
來到霍亂之地,當地人都和凱蒂夸獎她的丈夫,而凱蒂也慢慢對丈夫有了改觀。但是,他們卻還是無話可說,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要說什麼,也許是因為瓦爾特從沒有真正放松過,所以才會給凱蒂一種很難接近的感覺。
所以,表面上看,凱蒂和瓦爾特的悲劇是「冷漠」造成的,其實卻是「無話可說」帶來的不幸。因為無話可說,他們才會越來越不了解對方的需求,才會彼此相向而行。世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兩個人明明在一起,卻無話可說。瓦爾特愛凱蒂愛到了骨子里,甚至愿意為了凱蒂做任何的改變,但是唯獨不愿意與凱蒂多說幾句,也就是因為他不愿意多說幾句,所以才會親手推走了妻子,并親手結束了他們的緣分。
在毛姆的《面紗》里,運用了大量的語言、心理的描寫,以「第三者」的敘述視角,既突出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點,也解釋了瓦爾特和凱蒂「無話可說」背后的原因。
①瓦爾特的語言里,藏著愛的卑微,也為「無話可說」埋下了伏筆
我竭力去喜歡那些討你喜歡的東西,忍受折磨也要對你隱瞞起自己,實際上我并不無知粗俗,不愛散播丑聞也不愚蠢,我知道你何等害怕智慧,并盡我所能讓你覺得我是個大傻瓜,跟你認識的其他人一樣。我盡量不讓我的愛來煩擾你,我知道那會讓我承受不起,所以我一直察言觀色,留意我的愛,讓你厭煩的最初跡象。
這一段是凱蒂出軌的事情,被瓦爾特發現后,瓦爾特怒火之下的「告白」。瓦爾特非常愛凱蒂,盡管他知道凱蒂和自己不是一種人,也還是對凱蒂一往情深。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