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每個孩子不論丑也好笨也罷,別人可能會嫌棄他們,但他們的父母絕對不會。正所謂:「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不過曾有這樣一位母親,她對自己的兒子說道:「我回去給你買口棺材,然后默默等待你死去的消息。」
這位母親為何要如此咒自己的兒子?她的兒子難道做了什麼喪盡天良之事?
這位母親的兒子名為嚴延年,是西漢著名的一個酷吏。
提到酷吏這兩個字,想必許多人就知道他是做什麼的了。嚴延年做官時期治理得非常不錯,所到之處沒有一個賊,那為何他的母親還要準備棺材?
至于嚴延年的母親姓什麼已經無法考證了,我們就姑且叫她嚴母吧。
嚴母生性善良且聰慧,她對待孩子們的教育從不馬虎,所以小時候就聰明的嚴延年接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受父親官職的影響,嚴延年從小就對法律非常感興趣。那時候的他經常鉆研一些法律條文,他想著有朝一日能成為一名御史屬官。
後來在自己的家鄉經過各種考核后,嚴延年成功當上了郡吏,自此他的人生走上了一條新的路。
嚴延年這個人呢可以說是心懷正義,他從小就對那些橫行霸道的混混們非常不滿,所以他當上郡吏后開始大肆整頓,像那些大街上的混混們必須通通抓起來。
不管這些混混背景如何,在嚴延年這里都是刑罰伺候。
嚴延年當官后,做了許多別人不敢做的事,他們家鄉的社會風氣也由此好了不少,百姓們對他的治理也是非常滿意。
治理有功自然是會升官的,在古代不論升官還是被貶,都意味著該換地方了。最后嚴延年離開了他的家鄉,到外地發展去了。
隨著管理的范圍越來越大,嚴延年的管理手段越來越嚴厲。畢竟人多了什麼樣的人也有,手段自然要跟著更新。
嚴延年當時的手段主要是打擊豪強,幫助貧弱的老百姓,說白了就是殺富濟貧。
面對那些欺負貧困老百姓的有錢人,嚴延年一定會想辦法給他們定罪。
如果是窮人觸犯了不太嚴重的法律,嚴延年就會無罪釋放他們。
此外嚴延年還有個特點,如果大家說這個人不該殺,那嚴延年就會趕緊讓人將其處死;如果大家說這個人該殺,嚴延年就會直接把這個人給放了。
殺伐果斷,也是嚴延年當官的一個特點。
如果自己的屬下說這個犯人可以定死罪,然后嚴延年就會說:「好的,現在就送他上路吧。」
在嚴延年看來,將死之人沒必要留著了,而且留的時間越長變故越多,所以盡早除掉以絕后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