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端妃曹氏、寧嬪王氏因為受到「壬寅宮變」的牽連,在宮中一處秘密地點被凌遲處死。壬寅宮變是針對明世宗朱厚熜本人的一場刺殺,就發生在曹端妃的宮中,所以她死得并不冤。
然而曹端妃雖死,身后卻留下了兩個女兒,其中次女朱祿媜更是年僅三歲,該讓誰來照顧她呢?世宗經過再三考慮,決定讓皇貴妃沈氏去做朱祿媜的養母。那麼問題來了,這位沈皇貴妃是何許人也,能得到世宗如此的信任?她和小公主之間的關系如何?她這一生又有哪些故事?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明世宗朱厚熜劇照
沈氏,吳興歸安(在今浙江湖州)人,生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四月初一日,生母顏氏。沈家是星象學世家,沈氏的先祖沈壽之,曾任南京陰陽正術(從九品)。另一位先祖沈立則更進一步,曾任南京欽天監監正(正五品),所以日后沈氏的謚冊中稱其為「南京欽天監官籍」。
選秀入宮
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十月,當朝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寵臣: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張璁上奏,請求皇帝仿照古代天子并建六宮的成例,讓禮部海選天下美女「以充妃嬪,以備侍御」。
朱厚熜能夠當皇帝,全靠著他的堂兄明武宗朱厚照無嗣,所以他才能以「兄終弟及」的方式入繼大統。然而自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九月大婚以來,皇帝的后宮之中卻始終沒有動靜。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皇后張氏好不容易有了身孕,卻又被皇帝本人一腳踢成流產。
張璁畫像
眼見得皇帝一直沒兒子,張璁可能比朱厚熜本人還要著急。當年內閣首輔楊廷和欺負世宗年輕,逼著他認伯父孝宗朱祐樘為爹,稱親爹興獻王朱祐杬為「叔父」。在滿朝文官眾口一詞的時候,正是張璁站來出支持皇帝,打響了「大禮議」斗爭的第一槍。要是朱厚熜也無嗣駕崩,張璁只怕第一個就要被清算,所以他老人家也是急著請皇帝陛下廣開后宮。
入,上曰: 「覽卿所奏,具悉忠愛誠切至意。朕大婚將十年,元配又失,嗣承久虛,深用憂懼,每廑圣母之念。
禮部速擬應行事宜以聞。」—《明世宗實錄卷一百十八》
禮部動作很快,一時間南北直隸,以及河南、山東等地熱鬧非凡,沈氏也在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二月初七日選秀入宮。當月二十五日,世宗和張璁交了一個底,經過他和老娘章圣慈仁皇太后的挑選,三十名淑女之中有九人會被冊封為皇嬪,讓禮部盡快開具「所有應行禮儀」。
明世宗朱厚熜畫像
在此前的大明后宮之中,只有皇后、皇貴妃、貴妃和皇妃,從來沒出現過所謂的「皇嬪」。禮部官員經過一番討論,最終決定其比照冊妃儀注量為降殺,三月初二日,朝廷正式冊封九嬪,其中沈氏被封為僖嬪,在九人之中排名第六。
寵冠后宮
世宗即位之初,便按照慣例冊立一后二妃:皇后陳氏,恭妃文氏、順妃張氏。陳皇后流產以后心情抑郁,很快崩逝,世宗賜以惡謚「悼靈」,又將其葬于天壽山襖兒峪而非自己的永陵。文恭妃因為得罪皇帝,一直都被幽禁,并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七月去世。張順妃倒是春風得意,接替陳氏成為了新皇后。
然而到了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正月初六日,世宗突然以「侮肆不悛」的理由廢黜了張皇后,兩天后冊立德嬪方氏為第三任皇后。與此同時,麗嬪閻氏進封為麗妃,僖嬪沈氏則進封為宸妃。
方皇后劇照
閻麗嬪的進封理由是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