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六月,前軍都督府都督謝彥、通政使宋徵奉金冊、冕服,持節前往陜西西安府,冊封秦世子朱尚炳為秦王。我們來看看冊文寫了什麼:
朕自即位之初,法遵前圣,分王諸子。命爾父樉首王于秦,已有年矣,近以疾薨逝。今爾世子尚炳年已長成,特命爾襲封為秦王。—《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三十九》
秦王朱樉去世劇照
自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大明建國以來,這是親王爵位第一次得以順利繼承。此前趙王朱杞夭折、魯王朱檀嗣子年幼、潭王朱梓自盡無嗣,朱尚炳也是開國太祖朱元璋第一襲封親王的孫輩。
所謂的世子,是古代王侯嗣子的稱號。換句話說,世子就是大明親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那麼在明代,所有親王都是由世子而來嗎?其實也不盡然,有的時候連庶人都能當,關鍵的原則只有一條:倫序當立,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盤點。
明代的繼承制度,是嫡長子繼承制。換句話說,只要嫡長子這一脈子孫沒有死絕,就輪不到次嫡子或者其他庶子來襲爵。
所以明朝雖然有許多世子死在了父王之前,親王爵位還是傳給了他們的兒子甚至孫子。
代世孫朱仕壥
明代首封代王,是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之國山西大同府。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朱桂嫡長子朱遜煓被冊封為代世子。
仁孝文皇后徐氏劇照
代王和世子之間的關系很僵,以至于永樂十六年(公元1418年)朱遜煓去世之后,朱桂直接就把王妃徐氏和兩個孫子朱仕壥和朱仕墰趕出了王府。然而徐王妃畢竟不是普通人,她的父親是開國第一武臣中山武寧王徐達,姐姐則是仁孝文皇后徐氏。
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四月,已經病重的徐王妃跳過代王直接向朝廷上奏,為庶長孫朱仕壥討要世孫的名分,其實就是希望朝廷能夠確認其代藩第一繼承人的地位。明宣宗朱瞻基是徐皇后的嫡親孫子,又怎麼會不給徐王妃這個面子,立刻同意冊封朱仕壥為代世孫。
既而尚書胡濙奏曰: 「代王世子已薨。庶長孫合稱代世孫,典郡王冠服。庶次孫合授鎮國將軍,與一品冠服。
候世孫襲爵,通行冊命之禮。婚事宜于本處官員、軍民之家選擇,候年長成禮。」從之。—《明宣宗實錄卷二十七》
大同代王府
正統十一年(公元1446年),代王朱桂去世,享年七十三歲,謚曰簡。正統十三年(公元14
48年),代世孫朱仕壥襲封代王。天順七年(公元1463年),代王朱仕壥去世,享年五十一歲,謚曰隱。
晉世曾孫朱知烊
明代首封晉王,是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棡,洪武十一年(公元1381年)之國山西太原府。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棡去世,享年四十一歲,謚曰恭。當年四月,晉恭王嫡長子晉世子朱濟熺襲封晉王。
朱棣靖難后,朱濟熺在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被削爵廢為庶人,由其弟平陽王朱濟熿進封晉王。明宣宗繼位后,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將朱濟熿削爵廢為庶人,同時并未冊封新的晉王,史稱「晉國絕封凡八年」。
少年明英宗劇照
明英宗朱祁鎮繼位后,才冊封朱濟熺嫡長子平陽王朱美圭為晉王。正統六年(公元1441年)朱美圭去世,享年四十三歲,謚曰憲。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晉憲王庶長子榆社王朱鐘鉉進封晉王,開始了其六十年年超長待機的晉王生涯。
天順三年(公元1459年),晉王朱鐘鉉嫡長子朱奇源被冊封為晉世子。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晉世子朱奇源嫡長子朱表榮被冊為晉世孫。一時間,晉王一脈同時擁有世子、世孫,看上去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