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首富胡雪巖在被慈禧抄家前,他早就預感到胡家不保,深夜,12個小妾睡得正香,胡雪巖突然通知小妾們到大廳集合,胡雪巖發話:「一人500兩,馬上離開這里。你們要想改嫁,我也不攔著。」
彼時的胡雪巖已經失勢,混跡商海數十年,他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而這一切的根據竟是清朝兩位重臣之間的政治斗爭,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清朝末期,沙俄在中國新疆地區培植勢力,意圖分割中國領土。愛國名將左宗棠欲出兵收復失地,但無奈國庫空虛,無法支付左宗棠的軍費。
這個時候,左宗棠想到了胡雪巖。二人早就相識,又志同道合。胡雪巖同樣看不慣西方勢力在中國橫行霸道,于是便很爽快地答應了左宗棠的請求。
籌到軍費的左宗棠很快出兵,收復了新疆失地。左宗棠因此在朝堂上風頭無兩,深受慈禧的喜愛。而為他提供軍費的胡雪巖也因此走上人生巔峰。
朝廷不僅賜給了胡雪巖黃馬褂,還授予了他從二品的布政使銜,總命他辦「四省公庫」。 在古代重農抑商的時代背景下,胡雪巖能做到這個地步實屬不易。
然而,好景不長。清末的另一位重臣李鴻章不愿看到左宗棠的勢力如此強大,因此費盡心思地想扳倒他。
李鴻章很清楚,左宗棠這次之所以能收復失地,凱旋而歸,多虧了胡雪巖慷慨解囊。
而隨著兩人平步青云,二人之間的關系也愈發密切。
李鴻章敏銳地察覺到,想要扳倒左宗棠,胡雪巖是關鍵人物。而胡雪巖此時剛好露出了一個巨大的破綻。
胡雪巖當時收購了大量蠶絲,打算控制定價,壟斷整個行業,這也導致了他開設的阜康錢莊缺少現銀。李鴻章就是瞅準了這個機會,決定發動進攻。他命令手下的官員去各地的阜康錢莊取錢。
李鴻章知道阜康錢莊里沒有那麼多現錢,自然也預料到胡雪巖拿不出這個錢。此外,胡雪巖大量收購蠶絲的行為惹怒了洋商,因此處處受到洋商排擠。
于是,腹背受敵的胡雪巖宣告破產,他先前的收購的大量蠶絲也以極低的價格賤賣。到這一步,李鴻章還覺不夠。最終,資產減半的胡雪巖被慈禧革職抄家。
抄家之前,胡雪巖特意將自己的12個小妾叫到一起。胡雪巖滿臉失魂落魄,沉默了一會后,胡雪巖用極小的聲音說明了他目前所處的處境,并發了每人500兩銀子,打算遣散她們。
眾人聽了,隨即哭作一團,但沒有人要胡雪巖遞來的銀子,反而都表態要和老爺在一起。這倒也說明了胡雪巖的人格魅力。中國有句古話叫樹倒猢猻散,如今胡雪巖落難,他的小妾們卻不離不棄,這實屬不易。
幾天之后,胡雪巖被抄家。被抄家之后的胡雪巖從此一蹶不振,很快便郁郁而終,一代巨商就此落幕。
回顧胡雪巖的一生,他13歲隨家人從安徽績溪搬至浙江杭州,從小學徒做起,遇到過貴人,也抓住過機會,最終成為清末首富。在胡雪巖從商的歲月里,他始終保持著徽商的誠信,為人著想,廣受好評。
另一方面,胡雪巖熱愛國家,國家有難時他慷慨解囊,利用自己的財富為國家做事:以糧米接濟清軍,幫助左宗棠組織福州船政局,以及為收復新疆籌措軍費。毫無疑問,胡雪巖是一名傳奇商人,他也被商界奉為商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