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初期最為出名的攝政王多爾袞,有兵有權,在皇太極去世之后,若他想要爭一爭皇位,成功率極高。
但多爾袞卻扶持了年幼的福臨即位,他究竟為何不爭這個皇位,難不成真的是因為對福臨的母親,後來的孝莊太后情根深種嗎?
皇位的爭奪大都是要見血犧牲的,為了情愛而放棄不過是一種借口。實際上多爾袞沒有登上皇位的根本原因,是他從頭到尾就不能爭奪這個皇位,此事還要從多爾袞的出身開始說起。
多爾袞的母親是努爾哈赤娶的第四位大妃生下的兒子,在努爾哈赤的孩子之中,排行十四。
年幼時,多爾袞就展現出了自己的聰穎才智,且異常勇猛,滿清入關之前,男子都爭當勇士,多爾袞的種種作為深得努爾哈赤的喜歡,暗中動了心思將他立為自己的繼承人。
但當時的后金,用的是八旗議政制度,即便努爾哈赤是汗王,也不可能自己一個人就決定繼任的汗王是誰,而是需要和八旗子弟商議。
多爾袞的母親出身于烏拉那拉部落,雖她備受努爾哈赤喜愛,但這份喜愛并不能給她的兒子帶來更大的勢力。
當時在八旗之中威望最高的,是葉赫那拉氏所生的皇八子皇太極。他的外祖家實力雄厚,享有威望,他自己同樣是滿清出名的勇士,實打實地握著兵權。
在努爾哈赤離世之時,曾經留下了旨意,立多爾袞為汗王。但在絕對的權力面前,那道旨意,也沒有什麼分量。
最終皇太極成功登上汗王的位置,賜多爾袞母親殉葬。但對于同父異母的弟弟,皇太極并未下殺手,不僅留下了他們的性命,還以禮相待,待之寬和。
經歷了一場皇權的爭斗,多爾袞看清了一個事實,只有掌握了實權,才能真正掌握話語權。
他的母親就是因為手中無兵權,沒有自己的勢力,才最終以命相求,換來了他們活命的機會。
自那之后,多爾袞便開始有意扶植自己的勢力,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夠榮登寶座,完成他母親的心愿。
經歷種種,在多爾袞的心中,對權力的渴望遠遠超過情情【愛☆愛】。說他是因為對孝莊的感情而放棄皇位,根本就說不通。
在多爾袞培植自己勢力的同時,滿清也在不斷向外擴張,與大明之間的爭奪也逐漸占據了上風。這種時候多爾袞要是想跟皇太極硬碰硬,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為皇太極的身后存在著一支最強的勢力,那就是蒙古部落對他的鼎力相助。他的原配妻子哲哲,就是蒙古部落的公主。
滿蒙聯姻由來已久,這對于兩者而言是雙贏的合作,但是哲哲并未成功生下皇子,蒙古又送了哲哲的侄女布木布泰進宮。
布木布泰就是未來的孝莊太后,只不過此時的她入宮受封莊妃之后,并未如愿得到皇太極的寵愛。反而后她一步進宮的姐姐海蘭珠,成為了皇太極的心頭愛。
多爾袞在培植自己勢力之時,皇太極的后宮也接連有喜事傳來,海蘭珠和布木布泰先后生下皇子,讓蒙古一時間風頭無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