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沈從文喝下煤油割腕自盡,被送往醫院,他想拉妻子的手,妻子卻甩開了。後來的時光里,妻子都沒去看他一眼。彌留之際,沈從文對妻子說:「三姐,是我對不起你。」到最后,張兆和都沒說出沈從文想要聽到的。
沈從文是中國著名的作家這點大家都耳熟能詳,說起這位文學作家的情感故事,也是跌宕起伏,他在年輕時候喜歡一位叫做張兆和的女子,經常為其書寫情書,信中蘊含著沈從文對她厚重的喜愛,表達自己甘心跪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但是,這對夫妻婚后的生活卻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甜蜜,直到沈從文彌留之際,妻子也沒去見他,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沈從文出生于湖南省鳳凰縣的某個村子里,父母都是當地的農民,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下生活。
由于不發達的經濟條件,沈從文小時候只上過小學,沒有再接受過其他教育。
等到了1922年,不甘心于只在村子生活的沈從文來到了北京,那時的北京有著著名的大學——北京大學。無數學子都向往這所院校,擠破頭想要考進去,沈從文只有小學的學歷,根本就考不進這所夢想的大學。
雖然考不上北大,但當時學校老師為學生授課的時候,是允許校外人進行旁聽的,沈從文抓住這個機會,坐在課堂外認真的聽老師們在講座前講授的知識。
正是因為這種勤奮好學、孜孜不倦的求學態度,讓他在這里受益匪淺,汲取了很多文學大家和頂端教育人才的觀點和知識,為他今后的創作提供了很深的靈感。
後來,沈從文一邊在北京大學繼續旁聽老師講課,一邊在報刊上發表自己所寫的作品。功夫不負有心人,沈從文的文筆被胡適所注意。在胡適的推薦下,沈從文破格來到一所大學進行教書授課。
在那里,沈從文遇上了張兆和,彼時的張兆和是一個剛滿18歲的青春少女,懷揣著對未來期待的心態來到大學讀書。她的身世顯赫,家族是也是名門望族,是合肥四姐妹之一。
沈從文一眼愛上了眼前的女孩,經常給她寫情書。張兆和對此并不買單,他對沈從文沒什麼喜歡,況且兩人是師生關系,這種不倫的關系讓她很難接受。
可沈從文并沒有因此放棄,而是開啟了死纏爛打模式,四年后,終于在多方因素的影響下,兩人走到了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本以為這是一場圓滿的婚姻,誰曾想後來發生了悲慘的結局。由于抗日戰爭的爆發,沈從文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進行教書,與妻子分居兩地。
不知是生活上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沈從文對妻子愛意的消散,他開始嫌棄自己追了四年的妻子,轉身投往另一處溫柔鄉。
這個女子叫高青子,她早就拜讀過沈從文的文學作品,十分崇拜他,兩人在了一起。
沒多久張兆和就發現了此事,對丈夫感到失望至極,帶著孩子回了娘家。沈從文這時又開始發揮死纏爛打的招數,將張兆和哄回身邊,但張兆和這次回來不再是因為沈從文的愛,而是對孩子的負責和名聲。
幾年之后,沈從文因為思想主張的差異,遭遇文化界的一種批判,還使得他患上了抑郁癥,有一次他還想要喝下煤油,割破自己的手腕來自盡。
所幸被及時發現,送到醫院搶救過來,沈從文想要伸手拽住張兆和,沒想到妻子直接將手抽走。沒有給予他一絲溫暖的眼神和安慰的話語。這一幕讓沈從文的心靈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他的內心充滿了無盡的悲傷和失望。
直到沈從文離世之前的彌留之際,他還對著張兆和表達:「三姐,都怪我,是我的錯。」可惜的是,沈從文直到死去,妻子也沒有說出沈從文想聽的話。
沈從文是一個偉大的作家,他的文學作品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思考和感動。然而,他的婚姻生活卻面臨著巨大的問題。他的遭遇讓我們意識到,即使你是一個文學大家,在婚姻生活中,忠誠和理解是至關重要的。
或許,我們可以從沈從文的故事中汲取教訓,學會珍惜和寬容,努力營造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環境。
讓我們珍惜身邊的人,給予他們關懷和支持,不要等到失去時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