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人才也是這樣的,人們往往認為擅文的人不擅武,反之亦然。
而政治一般又是文人們唇槍舌劍的戰場,其中凈是無形的刀光劍影,因此將軍們在政治上往往就嘗不到什麼甜頭,甚至會吃虧。
歷史上就有四位非常有名的大將軍是這樣的,他們絕對算得上是武功蓋世,然而最終卻因為不善于進行政斗,最終被悲慘害死,你知道他們都是誰麼?
戰國時期秦國在秦昭襄王時代出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將軍,他就是白起,可以說白起是戰國時代令人聞風喪膽的戰神,即使在他死后,六國也「聞起色變」。
然而這樣一位戰功卓絕的忠臣良將最終卻因為被人挑撥離間被秦昭襄王賜死了
,可以說是相當可惜。
在伊闕之戰前,白起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將領,然而經過伊闕之戰這一場戰斗,白起突然就在秦軍中展現出了耀眼的光芒。
在這一戰中,白起奉命率領僅僅十余萬人迎戰韓魏聯軍的二十四萬將士,最終不僅大獲全勝,還將這二十四萬敵軍盡數殲滅,在當時震驚列國。
然而這只是白起初出茅廬的一戰,經過伊闕之戰之后,白起成功晉升,隨后再次領命進攻楚國,并且一戰將楚國的國都郢都和別都鄢城接連攻克。
不僅如此,白起還將楚國先王的墳墓燒毀,讓楚國從上到下萬分驚恐,直接失去了和秦國抗爭的能力。
進攻楚國結束之后,白起更加名揚四海,而他的功績也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于是秦昭襄王便賜予了他「武安君」的封號。
攻克了楚國的鄢郢之后,白起又在長平之戰中全殲趙國45萬軍隊,讓趙國在此戰之后徹底失去和秦國抗衡的能力。
長平之戰之后,秦昭襄王還想讓白起繼續去攻打趙國邯鄲,但是白起認為這并不是一個好時機,于是就違抗了王命。
這讓秦昭襄王非常生氣,丞相范雎也趁機對王上說了很多白起可能有不忠之心的壞話,于是最終秦昭襄王在杜郵賜死了白起。
蒙恬絕對是在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帝國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將軍,蒙家世代都是秦國的將軍,蒙恬的父親還曾和名將王翦一起攻滅楚國。
虎父無犬子,蒙恬當然也是一個相當勇猛的將軍,
在秦國實現大一統的最后一場攻滅齊國的戰爭中,蒙恬立下大功,并被委任了要職。
秦始皇建立了秦朝之后,六國余孽已經不再是威脅,此時最重要的敵人變成了在北方虎視眈眈的匈奴,因此秦始皇就派蒙恬去抗擊匈奴。
蒙恬領命之后完美完成了秦始皇的這一任務,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