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十七個兒子中,八子永璇壽命高達87歲,在眾皇子中壽命排名第一。比起他的父皇,僅僅少了兩年的壽命。只可惜,永璇天生有殘障,因此這也成為了父皇不作為儲君人選的關鍵所在。嘉慶朝,晉封為親王爵位,後來他的爵位世襲了七代人,直到恒字輩的奉恩鎮國公結束,那時候也已經到了民國年間了。來看一看和碩儀親王的后世世系。
永璇是乾隆的第八子,生母是淑貴妃。
1.乾隆年間,作為皇子的永璇:
1777年,奉旨管理雍和宮事務。這一年,他的曾祖母去世,就在當月還負責管理武英殿事務和御書處事務。
1779年,晉封多羅儀郡王。
1783年,授予清字經館總裁;七年后,奉旨管理中正殿樂部事務。
2.嘉慶年間,作為皇兄的永璇:
1797年,充當玉牒館總裁,授予宗人府大臣,還擔任過宗人府宗令、左右兩翼宗學事務。
1800年,嘉慶晉封他為和碩儀親王。次年,授予閱兵大臣,奉旨分管吏部事務,還擔任八旗職務,官居正一品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
1800年底,解除管理吏部事務,后奉旨內廷行走,擔任內廷大臣。
1803年,署理鑲黃旗滿洲都統。后還在嘉慶朝擔任過行營大臣和玉牒館總裁。
嘉慶后期,大部分職務都解除了,在家養老。道光12年,永璇87歲的高壽去世。
永璇長子,承襲爵位遞減至多羅郡王。
綿志出生于乾隆年間,直到1800年,嘉慶帝正式親政,對宗室進行加恩晉封,綿志作為八哥永璇唯一存活的兒子,所以封為了不入八分輔國公。晉封當月,還授予了散秩大臣,還授予了八旗副都統,任鑲黃旗滿洲副都統。
1800年下半年,還調任鑲紅旗滿洲副都統、正黃旗滿洲副都統、鑲黃旗護軍統領。
1801年,護軍統領的職務解除,年底授予善射大臣。
1803年,開始掌管火器營事務,在這一年憑借著辦差能力封為了固山貝子。
1804-1807年,曾擔任正紅旗護軍統領、鑲黃旗護軍統領、鑲白旗護軍統領、鑲紅旗護軍統領。
後來,還擔任行在的領侍衛內大臣,有時候嘉慶帝經常出去,時間長都會住在行在。
1810年,綿志在嘉慶朝辦差得力,賞賜郡王銜。1816年,因緣事被革去了封賞的郡王銜。
1817年,開始啟用,授予朝廷的正一品領侍衛內大臣,還兼任鑲藍旗蒙古都統。第二年,奉旨管理正黃旗蒙古營房的事務。
1819年,賞賜郡王銜并且賞戴三眼花翎,并且授予了閱兵大臣。後來因事還是革掉了郡王銜,直到道光年間,開始擔任宗人府事務,并且管理暢春園事務。
1832年,父親永璇去世,承襲爵位,遞減為多羅郡王。襲封爵位兩年后就去世了,享年67歲。
永璇第四孫,綿志第四子。
道光五年,年僅10歲的奕網被皇帝賞賜二品頂戴;兩年后,賞賜佩戴花翎。
道光十一年,16歲的奕網被加恩封為奉恩輔國公;次年,授予散秩大臣。
道光十四年,父親綿志去世,奕網承襲爵位,遞減為多羅貝勒,但是享受郡王待遇。當年七月,賞賜佩戴三眼花翎,次年賞賜乾清門行走。
道光十九年,奉旨擔任守陵大臣,派往東陵,期間擔任右翼近支族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