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一妓女懇求37歲張伯駒:「帶我走吧!我還是清白之身!」張伯駒遞給老鴇一沓錢,沒想到老鴇卻冷笑道:「帶她走?沒門!」
這名女子,名叫潘素,曾是蘇州名門望族潘世恩的后代。
可惜潘素的父親是一個紈绔子弟,常年沉迷于酒色之中,很快就把家產敗壞完了。潘素卻在母親的教導下,從小學習琴棋書畫,逐漸出落得亭亭玉立。
然而,母親去世后,潘素的父親給她娶了一個繼母,繼母心腸歹毒,見潘素彈的一手好琵琶,就將剛剛13歲的潘素賣進了青樓里。
潘素所待的這個青樓,名叫「天香閣」,是上海有名的上等妓院。
這里的姑娘通常是培養才藝和名氣,很少有賣身的,所以老鴇讓潘素走琵琶路線,為她打造出一個才女的名氣,人稱潘妃。
因為潘素自小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再加上才藝非凡,很快就成了青樓頭牌,在上海小有名望。
此時,張伯駒來上海游玩,偶然聽說了潘妃的名號。
兩個人相遇后,潘素就喜歡上這個素有才情的「北國公子」,而初見潘素的張伯駒,也深深被潘素給吸引,即便倆人相差17歲,可在喜好、語言上相談甚歡。
身處紅塵,一直是潘素的心結,在遇到摯愛后,她就想贖身和張伯駒在一起。
張伯駒也答應了她的請求,可當張伯駒去找老鴇時,對方卻說:「潘素有一個未婚夫你知道不,他未婚夫是國民黨中將,倆人已經談婚論嫁了」。
潘素對這個中將沒有一絲愛意,她當時只想脫離泥潭,就稀里糊涂的答應了。
與此同時,張伯駒和潘素頻繁見面,也引起了國民黨中將的注意。
他知道潘素喜歡上其他人后,不僅勃然大怒,讓人把潘素接到了自己那邊,讓她暫時不要再上班了。
話雖這麼說,實際上卻是將潘素給囚禁起來了。張伯駒接到消息后,立馬到處找關系,想要把潘素給救出來。
後來通過一個朋友的關系,買通了國民黨中將的守衛,將潘素給救了出來,倆人一起私奔離開了上海。
在和張伯駒離開后,潘素才知道張伯駒已經有了三房妻妾。
潘素知道這件事后,也是不哭不鬧,只是很平淡的說了一句:知道了「。
她半生坎坷,本以為遇到了幸福可沒想到還是遭受了欺騙,但事已至此,除了接手似乎別無他法。
好在,張伯駒在和潘素在一起后,一心放在了潘素身上,遣散了自己的妻妾,為了彌補還將錢財都給了兩任妻子。
而此后,張伯駒再無風流韻事發生,一心陪伴潘素。
1937年,倆人成婚。新婚之夜,張伯駒見潘素穿著一身白衣,就問她原因,潘素說:「潔白如酥,是我的本色。」
潘素在慶祝自己終于脫離了泥潭,也是在為自己高潔的思想做表態。
婚后,潘素沉迷上了繪畫,張伯駒就請名師教導妻子。
她的畫技很快就得到了提升,張大千都曾兩次和潘素合作畫畫。
在混亂時期,張伯駒為保護國寶畫作不惜傾家蕩產,買下那些即將被毀壞的畫作,為此常常找妻子拿錢。
都說愛一個人,忍受他的小脾氣也是一種樂趣。
有一次,張伯駒找潘素拿錢賣畫,因為生活太拮據,潘素猶豫了一會,張伯駒就躺在地上耍無賴,潘素見狀只能無奈的笑著拿出錢買給他,張伯駒聞言立馬樂滋滋在起身拍拍灰,然后回去睡覺。
夫妻二人相遇時頗為坎坷,但婚后卻一直攜手與共。
大部分時間,甚至是潘素拿自己的錢財,養著張伯駒,后倆談起此事張伯駒也有些愧疚。
1980年,張伯駒去世,潘素將丈夫收藏的畫作都無償捐給了國家,10年之后便追隨他而去。
愛情或許就是這樣,愛一個人,愿意用一生去陪你成長,在你背后默默的支持。兩個人的感情,或許沒有一個好的開始,但卻用互相陪伴成就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