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令人唏噓的故事,而胡雪巖被抄家的一幕則是其中之一。在這個令人震驚的事件中,胡雪巖竟然連夜叫12名小妾回老家,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負責抄家的人竟然是左宗棠。
12名小妾趕回老家的情節,讓人感嘆胡雪巖的仁義之心,而負責抄家的左宗棠的出現則讓整個故事更加撲朔迷離。這個故事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人生傳奇和歷史際遇?
在道光年間的江南,一個名叫胡雪巖的少年正在一家錢莊里做著學徒。出身貧寒的他,從小就被親戚推薦進入這個行當,開始了自己的人生歷練。
起初,胡雪巖只是被安排做一些打雜的活計,如倒尿壺、掃地等,與銀錢兩字毫無關系。但他從不嫌棄這些工作,反而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地完成每一項任務。
胡雪巖勤懇踏實的態度很快就獲得了上級的賞識。三年的學徒生涯一過,他便被破格錄用為錢莊的伙計,不僅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他終于有機會親自接觸到鈔票與銀錢的運作了。
就在這時,一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胡雪巖的命運。這個人就是王有齡,一位福建的侯官之子。當時的王有齡雖然已獲浙江鹽運使的重要職位,但由于缺乏旅費前往北京任上,一度陷入了困境。
眼光獨到的胡雪巖看出了王有齡的潛力,毫不猶豫地拿出五百兩白銀資助了他,并鼓勵他盡快赴京。果不其然,在朋友何桂清的推薦下,王有齡很快就在仕途上展現了自己的才華,一路高升。
而他也沒有忘記當年胡雪巖的恩情,特意為胡雪巖在上海開辦了一家名為「阜康」的錢莊,為他日后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同治五年,朝廷批準了左宗棠在福建馬尾興辦船廠,主持輪船制造的重任。作為當時已小有名氣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很快就被左宗棠相中,邀請他參與到這個重大工程中來。
在胡雪巖的大力協助下,船廠很快就請來了法國的專家,并成功下水了第一艘現代化的輪船「萬年清」。就在大家為這一喜人成績而歡欣鼓舞之際,左宗棠卻突然接到了調令,被命令前往陜西、甘肅出任總督,負責鎮壓當地的農民起義。
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命令,左宗棠一時手足無措。他不得不將船廠的接手人推薦給朝廷,同時也極力向朝廷力薦胡雪巖,希望這位商場老手能夠繼續為船廠的建設盡一份力。
就這樣,胡雪巖和左宗棠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左宗棠奔赴邊疆的同時,胡雪巖則默默地在后方為他提供各種支援,直到第二艘「鎮海」號兵輪下水,左宗棠才如釋重負,給胡雪巖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賀信。
左宗棠出任陜甘總督后,很快就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由于軍費短缺,他不得不向洋人借款。而胡雪巖憑借自己在商場上的人脈關系,則成為了左宗棠最佳的融資渠道。
借款的過程卻并不順利。由于借款對象的敏感身份,洋人開出的條件十分苛刻。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胡雪巖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他向左宗棠保證:「若是能夠談成,那麼我代表的就是清政府。若是談不成功,那麼我只代表我個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