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1年,隨著「巫蠱之禍」的爆發,漢武朝迎來了一次大清洗,不僅有許多臣子在這次禍亂中喪生,甚至連漢武帝的太子劉據也沒能幸免。
這場牽連甚廣的變故無疑成為了讓當時的人們非常忌諱的一件事,畢竟漢武帝隨著年紀變大本來就逐漸昏庸,而巫蠱之禍則加劇了這種狀況。
然而到了漢武帝晚年的時候,一向說一不二的他竟然在大臣的勸諫下對這個案子進行了部分平反,甚至還后悔自己逼死了兒子,這是為什麼呢?
當時漢武帝其實也知道太子之孫劉病己還活著,并且過得很不好,但是他卻并沒有下令迎回或者善待自己的親曾孫,這又是為什麼呢?
要是對「巫蠱之禍」這場禍亂的根源進行深究的話,甚至能追究到大將軍衛青還沒有去世的時候了。
太子劉據小時候原本是非常受漢武帝寵愛的,因為畢竟是嫡長子,但是隨著劉據逐漸長大,個性越來越明顯,漢武帝對長子的喜愛就不復從前了。
漢武帝自己是一個非常雄才大略的君王,能憑借著自己的威嚴能在朝廷上說一不二,然而劉據卻沒有遺傳到漢武帝的這種個性,而是性格柔和寬厚,體恤下士。
這就讓漢武帝逐漸產生了不滿,也讓劉據和皇后衛子夫感到非常恐懼,因為衛家原本無權無勢,只是因為衛子夫和衛青得到了漢武帝的青眼才讓一家人雞犬升天,因此生怕讓漢武帝失望之后會失去崇高的地位。
漢武帝也看出來了他們的恐懼,于是漢武帝就讓衛青去告訴了劉據和衛子夫不必為此事不安,畢竟他開疆拓土之后的接班人這是一個守成之君也沒什麼不好的。
在得知這件事后,不僅劉據和衛子夫逐漸安心下來,
連朝中大臣們知道之后也在心里有了成算,知道了劉據之所以地位不可撼動,就是因為衛青對于漢武帝來說非常重要。
因此,在衛青去世之后,朝廷中就有奸佞盯上了失去靠山的劉據,想要將他從太子的位置上拉下來,這其中就有一個叫江充的奸佞深受漢武帝信任。
因此江充就開始在漢武帝面前說太子壞話,讓父子之間的關系更加冷淡,于是劉據在惶恐不安的同時也就記恨上了江充。
與此同時,皇宮中另一件事的發生讓劉據的危機感越來越重,漢武帝新納的姬妾鉤弋夫人經過了14個月的懷胎終于為漢武帝生下了小兒子劉弗陵。
因為傳說中堯帝的母親就是懷胎14個月生下了堯,于是因此漢武帝認為小兒子將來一定貴不可言,于是就將鉤弋夫人所住宮殿的大門改名為「堯母門」
。
這就向所有人明示對小兒子和鉤弋夫人的偏愛,因此劉據對自己太子之位能不能保住越來越擔憂,而群臣也開始猜測漢武帝有沒有可能改立太子。
這種猜測在之后幾年中隨著漢武帝對于劉弗陵的寵愛極為明顯越來越占據主流,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