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代宮廷劇如《後宮甄嬛傳》、《延禧攻略》和《如懿傳》中,我們習慣性地認為宮中的嬪妃們享受著超凡脫俗的生活,她們穿著華麗的服飾,住在精緻的宮殿,過著眾星捧月的日子。這些劇集不僅捧紅了一票演員,更是引起了廣泛的社會討論和文化反思。然而,微博上的一些網友進行了深入的資料整理和討論,卻發現了與劇集形象大相逕庭的另一面。
根據資料,清朝後宮的結構相當嚴謹,從皇太后、皇后、皇貴妃,到妃、嬪、貴人、常在,以及答應,共有九個等級。每個等級的嬪妃都有自己固定的年俸。從金錢的角度來看,這些年俸反映出的生活條件遠遠沒有劇中那樣奢侈。
皇太后的年俸為黃金20兩和銀子2000兩,換算成現代的台幣約為456萬,可以說是後宮中最為優渥的。皇后的年俸則是1000兩銀子,大約相當于現代的136萬台幣。皇貴妃的年俸稍低一些,為800兩銀子,約合現代的109萬台幣。
著名的《延禧攻略》中高貴妃這一角色的年俸是600兩,換算成現代貨幣約為82萬台幣,而劇中的主角「令妃」魏瓔珞的年俸則是300兩,約合41萬台幣。相比之下,等級較低的嬪、貴人、常在及答應的年俸則分別是200兩、100兩、50兩及30兩。尤其是最低等級的答應,年俸30兩換算成人民幣大約只有9000元,折合台幣約4萬元,這樣的收入在現代社會中甚至低于許多普通上班族。
這些嬪妃們的收入除了要符合宮中對于午膳及晚膳嚴格的規定之外,還需要分給服侍她們的宮女和太監。如果遇到資金短缺的情況,背景顯赫的嬪妃還可以向自己的娘家求助,而那些沒有強大靠山的嬪妃則只能通過縮減開銷、減少人手來應對財務困難。
此外,對于當時的物價來說,嬪妃們的生活水準雖然不能算得上奢華,但也不能算是貧困。
當時的物價普遍較低,這樣的年俸還是可以保證她們過上一個基本無憂的生活。但無可否認的是,這與我們通過電視劇所認知的宮鬥生活存在著明顯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