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陳忠實曾說:
「在我閱讀《人生》這本書的經歷中,它帶給我的沖擊是前所未有的;那種感受是我在讀任何文學作品時都沒有體驗過的。」
這本小說是茅盾文學獎得主路遙的成名之作,被贊譽為「一個微型的平凡的世界」。
全書共14萬字,講述的是80年代陜北城鄉生活背景下,農村知識青年高加林曲折的感情經歷和事業起伏。
他面臨的理想與現實的掙扎,不僅是他個人的困境,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遭遇的困惑。
高加林曲折的一生,讓我們學到了選擇在人生路途中的重要性,使我們遇到難關時有了更多的勇氣和力量。
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曾感到迷茫和無助,建議你讀一讀路遙的《人生》。
在誘惑面前堅守本心
選擇忠誠
在還未踏入縣城工作之前,高加林的生活中有一位特殊的女友。
她叫劉巧珍,是個美麗的農村姑娘。
盡管巧珍未曾接觸過太多的文化知識,但她的純真和善良贏得了村里人的贊譽。
在那段時期,她就像一盞希望的燈塔,為高加林指明了方向。
他們的關系被村里的人們所看好,大家都認為他們會成為一對幸福的夫妻。
然而命運卻與高加林開了一個玩笑。
當他憑借自己的才華在縣城的通訊部門獲得一席之地時,他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那里的環境與農村截然不同,他身邊圍繞著許多欣賞他的女性。
城市的繁華與新鮮,讓他心中的欲望開始搖擺不定。
與此同時,黃亞萍這位與他有過深厚交情的高中同學,重新出現在他的生活中。
她的家庭背景顯赫,與巧珍相比,她與高加林有許多共同話題。
這使高加林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一邊是樸實無華的巧珍,一邊是充滿魅力的黃亞萍,他開始對未來做出設想:
與巧珍在一起,他的生活可能不會有太大改變,穩定卻缺乏激情。
而與黃亞萍在一起,他有機會見識更廣闊的世界,甚至有可能調到省里工作,實現更大的抱負。
權衡利弊后,高加林做出決定。
為了自己的前途和事業,他選擇犧牲與巧珍的愛情。
那一刻,他似乎已經忘記了自己曾經的純真與執著。
然而生活總會給人一個教訓,為了欲望付出的代價,總有一天需要去償還。
黃亞萍的前男友張克南,在兩人的關系終結后,陷入深深的痛苦中。
張克南的母親,眼見兒子如此痛苦,心中燃起了對高加林的憤恨。
為了實施報復,她毅然舉報了高加林通過后門參加工作的行為。
這一舉報讓高加林的生活瞬間被改變,他不得不重新回到村里,成為一名普通的農民。
黃亞萍也并不可能為了愛情,而與成為農民的高加林共度余生,兩人的關系因此走向終點。
高加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也隨著這一連串的打擊變得遙不可及。
賈平凹在《學會拒絕》中說:
「面對誘惑,學會拒絕才不會步入歧途。」
人生路上,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
就如德順老漢所說:
「不管你到了什麼時候,咱為人的老根本不能丟啊。」
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對各種誘惑,我們應該堅守做人的基本原則。
選擇厚道,才能確保我們的人生之路行得穩、走得遠。
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故
選擇接納
在《人生》中,巧珍這個農村姑娘深深地觸動了我。
盡管她并未受過多少教育,但她所展現出的堅韌和善良,卻比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更讓人尊敬。
當高加林因失去教書的工作而陷入困境時,是巧珍堅定地站在他的身邊,用她那樸實無華的愛給予他力量。
她不畏世俗的眼光,不怕艱辛的生活,愿意與加林一同耕作田地,甚至去城里撿拾糞肥。
那個時候,他們的生活雖然簡單,卻充滿了真摯的快樂。
然而高加林的選擇,讓一切都變了樣。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他會迎娶巧珍的時候,他卻選擇了與城里姑娘共度余生,讓巧珍承受全村的嘲笑。
盡管面臨巨大的壓力和無情的拋棄,巧珍也并未被打倒。
她沒有讓痛苦擊垮自己,也沒有讓悲傷淹沒生活。
在分手的那一天,她給予高加林最后的尊重,沒有讓淚水流下來,只是淡淡地說: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