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你想的那麼好,也沒有你想的那麼壞。
你會遇見一些溫暖和善良,但你也會遇見很多突如其來的惡意,他們詆毀你,中傷你,不是因為和你有多大的仇,而僅僅是因為他們心中的嫉妒,可能僅僅只是因為他們看你不順眼。
東野圭吾的小說《惡意》里,有這麼一句話:
「你永遠也不會知道,那些生活中看似和你親密的人,會在背后對你抱有多大的惡意。」
在小說里,著名作家日高邦彥為人慷慨仗義,心地善良,他和野野口修從小一起長大,每當野野口修被欺負,日高總是挺身而出。
然而,他的仗義相助換來的不是感恩,而是野野口修的仇恨和嫉妒,因為日高的優秀讓野野口修看到了自身的卑劣和不好。
這世界最可怕的,就是某些突如其來的惡意,因為它傷害了你,你可能都不知道為什麼。
多年之后,日高邦彥已經成了一個聞名全國的作家,功成名就。
但有些人,看得越多,越懂得什麼是謙卑,走得越遠,越明白什麼是自由。
因此,日高并沒有因為名利而忘記生命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根植于生命之中的善良和自由。
而他昔日的玩伴野野口修,人到中年,人生并沒有多大起色,他和日高交往,是日高的朋友,也在日高的幫助下,成了一名作家。
然而,這名作家卻突然被殺害,兇手撲朔迷離,警官加賀很快就將目光鎖定在野野口修身上,作家日高的死亡,他有重大嫌疑。
被加賀盯上后,在野野口修的自白手記里,他講述了日高死亡之前,他的一些事情。
那天,他前往日高家里,不巧的是,日高出門了,他看見一個女子,她的貓被人毒死了,她懷疑是日高下的毒,因為她的貓經常在日高的院子里拉屎。
日高回來后,野野口修和他聊天,說起貓的事情,日高輕描淡寫地說:
是我干的。
他說這話的時候,輕松自在,似乎他做的只是從地上撿起垃圾這樣一件小事。
恰好這時,藤尾美彌子來了,因為日高的作品,對她已經死去的哥哥的名聲造成了損害,她要替亡兄討一個說法。
野野口修離開了日高家里,然后他和朋友約好出去吃東西。
但日高又給了野野口修一個電話,約他晚上八點到家里談事情。
然而,沒有多久,日高就被殺害了。
但在日高的電腦上,還有他未寫完的小說。
兇手是誰呢?這是一個謎團。
但從野野口修的自白手記里,最起碼他證明了自己不是殺人兇手,并且還有證據。
由于日高死亡時,家里的門還上著鎖,所以警方打算從陌生人作案和熟人作案兩個方向展開偵察,因為兇手大概是從工作間的窗戶里進來的。
隨后,很多記者采訪了野野口修,因為他是日高死后的第一發現人,得知野野口修和日高熟識,記者就問野野口修,作家日高,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他們希望能找到一些八卦,來制造熱度。
野野口修沉默了很久,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給人留足了懸念,最終,他說日高是一個冷酷且個性極強的人。
所以,他的沉默,就給人留足了想象。
野野口修的自白,并沒有讓加賀打消疑慮,這位敏銳的警官,總感覺哪里不太對。
當一切都看起來很正常的時候,其實可能就是不正常,因為人性,很多時候就是一個深淵,你會發現什麼,就看你到底進去了多少。
加賀在分析案情時發現,這件案子,是一個臨時起義的殺人案,兇手多半是熟人,但案發當天,去過日高家的,只有藤尾美彌子,還有野野口修。
加賀經過分析,懷疑兇手就是野野口修。
但他還是秉持著一切都要看證據,所以又覺得是自己惡意揣測了。
因為在加賀的印象中,野野口修就是一位遇到任何事情都很冷靜,能按部就班把一切辦妥的人,他想成功,不想當老師,可他卻只是一個平庸的人。
然而,事實證明,日高就是野野口修殺害的。
他為什麼要殺害這位作家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