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天津,下一步準備向北京侵入。在這危難之際,膽小的咸豐帝選擇承德木蘭狩獵,卻留下恭親王在京進行撫局。不過,當咸豐逃亡不久就開始患病。次年,駕崩前將六歲的皇子載淳立為皇太子,不久后就駕崩。
但是,咸豐帝擔心朝廷宗室專權,因此臨終前選擇了肅順、載垣等8人封為八大顧命大臣。只不過,肅順的野心勃勃,把持朝政。慈禧、慈安、恭親王等為了能夠將朝廷大權能夠奪過來,因此發動了辛酉政變,除掉了肅順一黨。此后,恭親王與慈禧太后共同掌權,輔佐朝政。
那麼,同治帝6歲登基之時,皇爺爺膝下還有5位皇子,也就是同治帝的5位皇叔還在。同治帝對他們怎麼樣呢?
咸豐朝:和碩惇親王,授予閱兵大臣、奉旨掌管內廷宴會和朝會大典。
同治朝:
1862年,奕誴充當上書房大臣;
1864年,署理鑲黃旗滿洲都統,候補鑲黃旗滿洲都統,并且管理鑲黃旗覺羅學事務。10月,臨時被派稽查七倉大臣。11月,候補為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還奉旨掌管左右兩翼宗學事務。
1865年,奉旨管理雍和宮事務。一般派往雍和宮管理的人都比較特殊,基本上也是在宗室里面去選擇。同時,奕誴還奉旨管理欽天監算學事務,對于祭祀太廟,宗室內近支婚嫁的事務,都由他來管理。為了名正言順,這一年的六月授予了宗人府宗令職務。
1866年,以宗室大臣的身份來充當玉牒館總裁。
1868年,調任候補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
1871年,候補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
1872年,慈禧太后懿旨,加恩讓奕誴在紫禁城內可以乘坐四人轎。要知道,在紫禁城里面,從走到乘轎都是有著嚴格的規定,就算是皇子皇孫也是不例外。
咸豐朝:和碩恭親王,授予領班軍機大臣,咸豐末擔任京城撫局欽差大臣,全權負責朝廷與英法兩國和局事宜。
同治朝:
1861年,咸豐帝駕崩后,聯合慈禧太后、慈安太后發動了辛酉政變,成功的打擊了肅順一黨,將政權掌握在手中。自此開始,恭親王奕䜣被授予議政王大臣,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恭親王進行輔佐朝廷。這在整個清朝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體制。
辛酉政變成功后,同治帝給了恭親王很多的恩賜。其中包括皇帝召對內廷宴會時無需叩拜、授予軍機處行走、補授宗人府宗令,并且授予總管內務府事務大臣、奉旨掌管宗人府庫銀事務,并且賞食親王雙俸。次月,奉旨管理火器營事務,并且有關太廟祭祀和近支宗室婚嫁事務也一并管理。12月,將定陵的收罰款大權交予恭親王之手,後來掌管神機營事務。
1862年,同治帝賞賜六叔紫禁城內乘坐四人轎,后開始兼職八旗都統事務,授予正紅旗滿洲都統。4月,奉旨掌管造辦處事務。6月,管理欽天監算法事務。
1864年,補授正黃旗滿洲都統,并且還管理左右兩翼宗學事務。
成立了各國事務衙門后,恭親王擔任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後來奉旨掌管行營事務,擔任行營大臣。
1866年,恭親王奕䜣奉旨擔任右翼近支第三族族長;
1868年,補授宗人府左宗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