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女性從剛出生還是個嬰兒的時候被家人遺棄殺害的機率就遠遠高于男性。然而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行業在不同的時代涌現出一些女性。
她們或憑借自己杰出的專業知識而留名青史,或因滿腹詩書才華流芳千古。當然,也有人站在廟堂之上攪動歷史風云,其中距離現代最近的莫過于控制晚清幾十年的慈禧。
這位在近代史上有著深刻影響的女性在她剛剛過完73歲生日的時候離世,死在了她一直想要除掉卻沒有成功的光緒之后,死在了維護的清王朝喪鐘正式敲響之前。
奢華壽宴,死亡臨近
1908年11月是慈禧的七十三歲大壽,這位實際上的統治者要過壽自然是極為隆重奢華的。北京城早早就開始做準備,紫禁城里更是大戲連連,慈禧最喜歡看的唱戲連排了五日。
慈禧篤信佛家,到了人生暮年惶恐于不知何時到來的末時,慈禧更是時常上香拜佛。然而,這一年她去祈福的時候,卻沒有把香全部點燃。對慈禧來說,這似乎是一種預兆。
到了生日的那一天,盡管從夏天就開始生的病一直拖拖拉拉不見好轉,慈禧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盡情玩樂。
她作觀音打扮,似乎這樣就可以遠離病痛和死亡。
然而,本就不好的身體,經過這一天的折騰越發不好了。生日過后,每天比以往更加長地昏睡在不斷提醒著慈禧大限將至,已經無力回天了。
眼看著慈禧每日昏迷的時間越來越長了,無論是宮內還是宮外,都在等著慈禧去世,等著她死之后朝局該如何變化。哪怕是此刻,這個末代王朝已經到了瀕臨滅亡的風雨飄搖之際。
等來的第一個消息,卻是光緒皇帝的死訊。這個早已被囚禁形同擺設的皇帝先一步死了,雖然對外宣布是因病而死,但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慈禧害怕她死后光緒翻身干脆把他殺了。
100年后,通過現代技術對光緒所留下來的毛發進行鑒定,確認他是被毒死的。關于下毒的人,慈禧是被重點懷疑的對象之一,但是這段塵封的歷史真相到底是什麼,沒有證據后人也無從得知。
光緒死后,處理后事
光緒是在11月14日下午六點半去世的,他畢竟是這個國家名義上的最高掌權者,他的去世是一件國家大事,有很多事情需要慈禧來處理。
15日早晨,慈禧的精神看起來很不錯,她撐著病體開始處理后事,既是處理繼承人等光緒死之后的安排,也是為自己的身后事做打算。
慈禧召見重臣,確認由3歲溥儀繼承大統。這并不是慈禧此時才有的念頭,是早已經定下來,包括大臣們之間都有默契的事情。
那麼問題就來了,皇帝年幼不能處理朝政,就需要托付給一個值得信賴的又有能力的人。這個人也不需要多加考慮,溥儀的生父就是現成的人選。
但是對一個縱橫政壇幾十年的人來說,哪怕是親生父子也不能輕易信賴,必須要有一個人進行制衡。慈禧挑選的這個制衡的人就是她的侄女,隨著光緒的死變成了太后的隆裕。
四年后,清朝宣告滅亡,溥儀的退位書正是由隆裕代為簽署。
作為末代王朝的統治者,留給后世的記憶是列強對中國的肆意擄掠,國雖在,國土卻破碎凋零,外敵的軍艦可以暢游在內河,這是一段多麼屈辱的歷史。
慈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名聲會多麼不堪,臨死開始反思,但還是忍不住在遺詔中花費大量筆墨為自己辯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