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注意力難以集中。要孩子老老實實、規規矩矩上一天的課,著實有些困難。很多東西都能吸引走孩子的注意力,哪怕只是一張小小的紙,孩子都能玩出不同的花樣。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可以去細看小學生的橡皮擦。透過這一小小的橡皮擦,就能看出孩子的學習情況。
我們可以對照孩子的橡皮擦,來對號入座孩子屬于學習中的哪種類型:
①真學霸
小學生玩心重,并且他們的玩具很簡單。一支筆、一張紙、一塊橡皮擦,就足夠他們玩好一會兒。其中橡皮擦柔軟,可塑性強。可以摳洞,可以掰著玩,還可以拿筆在上面涂鴉。
如果橡皮擦干凈整潔,只是邊角有些小受損。那麼孩子可能就是認真聽講型,上課少有小動作的學霸。
②優等生
除了真學霸,優等生上課也認真聽課、記筆記。只不過和真學霸比起來,他們還是會偶爾分心走神。他們雖然有一定的專注力和自控力,但也會忍不住玩一下橡皮擦。
比如拿筆戳一些洞,還可能在橡皮擦上畫些小玩意兒。
不過這類優等生的橡皮泥還算干凈,沒有太臟。
除了橡皮泥,優等生的文具用品都還比較整潔,沒有丟三落四。這說明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比較上心,對學業負責。
③中等生
相對成績好的學霸和優等生,成績偏中間型的孩子,容易走神。有可能是窗外的一只小鳥兒,有可能是同桌帶來的新奇玩意兒,還有可能是班上某個同學的一舉一動。
這些風吹草動,都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從而上課走神。他們的注意力不太強,有時候能聽老師講課,但又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
無聊的時候,就喜歡玩橡皮擦。把橡皮擦搓成屑,用小刀切,他們總能把一塊橡皮擦玩出新高度。這類中等生成績不穩定,忽上忽下。
④小學渣
如果孩子是個「小學渣」,那他的橡皮擦可能就是這樣的:
因為對于他來說,老師講課跟他好像沒有啥關系,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塑造」橡皮擦。而且,在他看來,整個課堂除了聽課,其他都好玩。
⑤橡皮擦去哪兒了?
看到這,我們不妨回憶一下,在我們的學生時代,我們能把一塊橡皮擦自始至終用完嗎?
好像不能。
孩子們也一樣,不管是學霸還是學渣,他們的橡皮擦,都不能完整地完成自己的「使命」。這些橡皮擦,要麼是被「拆卸」了,要麼就是,不見了。
去哪兒了?
不知道。可能是躺在教室的某一個角落,也可能是在屋子里的哪個小旮旯里。還有可能,是被直接扔進了垃圾桶。
總之,孩子更換橡皮擦的速度很快。畢竟,能持之以恒,不喜新厭舊的孩子,比較少。
孩子上課走神,專注力不夠,這是很多父母憂心的難題。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①勞逸結合
我看過一本有關學習、工作效率的書,叫《番茄工作法》。書中提到:
一個人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有限,小孩大約在四十分鐘左右。
所以,孩子下課后,我們可以鼓勵他盡情地玩,讓大腦消化吸收上一節課堂學的東西。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投入到下一節課中。
孩子在家學習或做作業時,可以規定做多久再休息一會。這樣勞逸結合,讓大腦放松一下,能提高學習效率。
②保持良好的氛圍
好的學習氛圍一般比較安靜,而不是吵吵鬧鬧。如果孩子做作業,我們就不要刷手機、看電視,以免擾亂他們的注意力。
另外,孩子周圍,也盡量不要有讓他們分心的東西,比如玩具、手機等。孩子自控力不強,需要我們維護并保持良好的環境和學習氛圍。
③發掘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那怎麼逼,他也很難學進去。
我們可以發掘他對學習的熱愛和興趣,比如激勵。剛開始可以是物質獎勵,後來慢慢發展到精神獎勵。
發現孩子的優點和擅長的地方,并不斷激勵,孩子就會因興趣而變得優秀。
總結:
一塊小小的橡皮擦,能看出孩子平時的學習狀況。如果孩子上課常開小差,分心,那我們就需要在一旁幫助他,提高專注力和培養興趣。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