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有一場著名的「草船借箭」戰役成為了歷史上的佳話,而其中曹操為何不放火箭的謎團更是備受關注。
魯肅曾言:「幸虧沒放,諸葛還留有一計。」這一句簡短的評價,卻掩蓋了一場精彩的智慧較量。為何曹操不采取直接的火攻策略?而諸葛亮又隱藏了何等絕妙的計謀?
大軍壓境,曹操的鐵蹄已經踏遍了北土。如獲至寶的勝利,讓這位梟雄的野心不再止步于此。他開始垂涎南方的江山美景,瞄準了東吳的疆土。面對強敵壓境,孫權的東吳雖然擁有水師的優勢,但終究孤軍難支。
就在危難當頭之時,諸葛亮主動站了出來,提議與東吳結盟,共同抗擊曹操。曹操的軍隊猶如滾滾洪流,勢不可擋。他們所到之處,無不摧枯拉朽,將一切阻撓盡數掃蕩。
北方的諸侯國家紛紛在曹操的鐵蹄之下低頭臣服,任由他在這片土地上肆意妄為。勝利的喜悅使曹操的野心愈發膨脹,他開始覬覦南方富庶的江山。東吳自古就是一片沃野,物產豐饒,自然成為了曹操貪婪的目光所矚。
東吳雖然擁有精銳的水師,但終究無法在陸地上與曹操的大軍抗衡。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孫權難免手足無措。就在這個危機時刻,諸葛亮看穿了局勢的嚴峻,主動提出了與東吳結盟的建議。
他深知,單憑蜀漢和東吳的力量都難以抵擋曹操的鐵蹄,唯有攜手并肩,方能在這場生死之戰中占據上風。于是,諸葛亮親自前往東吳軍營,成為了聯軍的統帥。
周瑜自小就備受贊譽,被視為東吳未來的棟梁之才。他勇猛過人,智謀過人,無論在戰場還是軍中,都是無人能及的存在。然而,諸葛亮的到來,給了他巨大的壓力。
這個出身卑微的村夫,憑借過人的智慧和遠見,竟然也能與他分庭抗禮,成為聯軍的統帥。周瑜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挑戰,他開始對諸葛亮產生了一種嫉妒和不滿的情緒。
于是,周瑜決定設下一個圈套,好好考驗一番這位所謂的"村夫"。他故意提出了一個幾乎無法完成的要求,希望能借此難住諸葛亮,從而重新確立自己在東吳軍中的地位。
十萬支箭,這個數字聽起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即便是東吳最優秀的工匠,也難以在短短十天之內完成如此龐大的工程。周瑜充滿自信,認為這個無理要求一定能難倒諸葛亮。
當周瑜提出那個無理要求時,現場一片嘩然。所有將士都為諸葛亮捏了一把冷汗,生怕他會被這個難題難住。畢竟,十萬支箭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便是東吳最優秀的工匠,也難以在短短十天之內完成。然而,諸葛亮卻出人意料地保持了鎮定,仿佛早已料到會有這樣的考驗。
更令人吃驚的是,諸葛亮竟然主動要求將時限縮短到三天。這種反常的舉動,令周瑜大感意外。他暗自猜測,這個村夫究竟打的是什麼主意?難道他真的有什麼獨門秘訣,能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不過,不管怎樣,周瑜都決定趁此機會,狠狠考驗一番這個自命不凡的村夫。
于是,周瑜便立下了軍令狀,威脅說三天之后若是無法交出十萬支箭,諸葛亮就得受死。然而,諸葛亮依舊鎮定自若,仿佛已經看穿了一切。他對身邊的魯肅說道:"好兄弟,還希望你能救救我。"這番話,是在暗示著他早已有了應對之策。
魯肅作為諸葛亮的親信,自然是忠心耿耿的。雖然他對諸葛亮的用意一頭霧水,但他依舊按照諸葛亮的吩咐,準備了二十條船只。這些船只看上去就像是一支強大的艦隊,每條船上都用青布搭起了賬篷,里面則塞滿了稻草人,營造出一種虛張聲勢的假象。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