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好奇,一個出身高貴的女子,為何會從未能生育子嗣的才人,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她究竟經歷了怎樣的人生歷程,才能在男權社會中崛起,登上至高無上的皇位?
這個曾經被譽為「圣神皇后」的女子,正是我們熟悉的武則天。她的一生可謂波瀾壯闊,從一個被家人排斥的棄女,到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武則天出生于一個顯赫的家庭,她的父親武士彟是唐朝開國功臣,母親楊氏更是隋朝皇室后裔。然而,11歲時父親去世,她的兄長們又與她并非同母所出,便排斥和欺負她。最終,楊氏不得不帶著武則天離開家,過起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這樣的遭遇對一個11歲的女孩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但武則天并沒有被家庭變故所擊垮,反而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她堅定地對母親說:「見天子焉知非福,何兒女悲乎?」這句話不僅表明了她對未來的決心,也透露出了她對自己的高度自信。
就在武則天遭遇家庭變故的兩年后,她的命運發生了轉折。當時的唐太宗李世民聽說這個「容止美」的女子,便將她召入宮中,封為五品才人,還賜予她「武媚」的稱號。這對于一個出身寒微的女子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然而,武則天在李世民的宮廷中并沒有得到太多的寵愛。史書中幾乎沒有關于她在這個時期的任何記載,只有她自己在晚年回憶過一件「馴馬」的事情。
據武則天回憶,當時李世民有一匹性情暴烈的馬,沒有人能夠馴服。武則天主動請纓,說只需要三樣東西就能馴服它:「鐵鞭,鐵棍和匕首。
先用鐵鞭抽它,再不服就用鐵棍敲擊它,還不服就用匕首殺死它!「李世民聽后十分贊賞,但并沒有給予武則天更多的重用。
這件事也許只是武則天為了訓斥大臣而虛構的,但它卻反映出了武則天當時的處境。作為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她在李世民的宮廷中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和寵愛。這也是她未能在李世民時期生育子嗣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個原因則是,李世民晚年沉迷于修仙煉丹,很少去后宮。既然李世民本人對生育沒有太多興趣,武則天自然也無法強求。
當李世民去世后,武則天與其他沒有生育子女的嬪妃一起進入了感業寺,削發為尼。但就在這時,她與太子李治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具體是怎樣建立起這種感情的,史書并沒有詳細記載。但我們可以想象,作為一個貌美多才的女子,武則天必定能吸引到李治的注意。而且,李世民晚年幾乎不去后宮,這也為兩人的私情提供了機會。
一年后,李治到感業寺上香,再次遇見了武則天。此時,李治的王皇后因為無子而失寵,便請求李治將武則天收入后宮,以此打擊宮中的對手蕭淑妃。李治自然也有此意,便順勢將武則天接回宮中,并倍加寵愛。
在李治的寵愛之下,武則天很快就生下了長子李弘,這大大鞏固了她在宮中的地位。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