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聞主持人白巖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在新聞當中因為犀利的語言和睿智的主持風格,深受大家的喜愛。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媒體制作人和作家,在各種身份之間游走得游刃有余。除此之外,白巖松的育兒觀也走紅于網絡。
1. 缺錢的苦
孩子只有經歷過缺錢的困頓,才能夠更加珍惜錢財。同時他們也更能夠理解有付出才會有收獲,對于錢財不能夠任意揮霍。
所以父母得對孩子適當放手,讓孩子適當體會缺錢的苦,絕對不能夠因為孩子一時的困頓(由于個人揮霍性消費,購買無用奢侈品等)。
就心軟給他們打錢。這樣孩子是很容易變成「啃老族」的。
當然,要注意是鍛煉而不是克扣。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社交支出等,還是要有的。對孩子過度窮養的話,無疑是挫傷他們的自尊心,過猶不及。
2. 失敗的苦
孩子只要能夠經歷一些挫折才能夠真正成長。孩子吃過失敗的苦,才有站起來的勇氣,才能夠真正長大成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經歷一定程度的失敗是很有必要的。
并且這些失敗只能由孩子自己去承擔。這樣孩子才能夠脫離父母的保護,真正的自由飛翔,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3. 讀書的苦
知識能夠豐富孩子的精神層面,同時對于孩子在思維和智力發育方面也會帶來良好的影響。孩子只有吃得了讀書的苦,才能夠真正拓寬自己的視野,成為更加有內涵的人。
1.懂得尊重孩子
每個孩子都會有犯錯的時候,孩子也不例外。但是孩子犯錯時,家長不可以不分場合地苛責孩子,也不可以說一些傷害孩子尊嚴的話來指責孩子。
所以,孩子犯錯了,家長要好好和孩子溝通。和孩子一起找出犯錯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并且讓孩子改正,或者讓孩子承擔犯錯的后果。并且尊重孩子,就算孩子在外面犯錯,也不在外面苛責孩子。
2.給孩子立規矩
戰國.鄒.孟軻作《孟子。離婁上》里記載:離婁之明,公輸子之七,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意思就是:像離婁這樣精明的雙眼,公輸這樣的巧匠,也需要有規矩,才能畫成方圓。
所以,我們在養育孩子時候,可以給孩子立規矩。父母可以依孩子的發展以及需求給孩子立下適度的規矩。
比如,孩子氣度類型偏于內向,可以給孩子立寬容一些的規矩、對比較外向的孩子,可以給孩子立適度的規矩。
3、 不溺愛孩子
俗話說得好:溺子如殺子。如果父母太過于溺愛孩子,只會扼殺孩子的前程,使孩子長大以后沒有斗志,沒有上進心,更沒有獨立能力。成為一個只會啃老的「巨嬰」。所以,父母要給予孩子有底線有原則的愛,才能使孩子擁有獨立能力,懂得自強自立,并且也懂得感恩父母。這樣父母才能養育好孩子。
4、適當鼓勵孩子
優秀的孩子是在父母的鼓勵下成長的。而不優秀的孩子,通常都有一個不懂得鼓勵孩子的父母。所以,當孩子做了對的事情時,父母要懂得適當地鼓勵孩子,給孩子樹立自信心,這樣孩子長大以后才會更加優秀。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