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有趣靈魂
雨果說:
假如一個作家只能為他自己的時代而寫作,那我就得折斷我的筆,放棄寫作。
一百多年前,圓明園里進了一群強盜,燒殺搶掠,隨后點了一把火,這一堪比巴特農神廟的藝術瑰寶,被付之一炬。
那是一段極其黑暗的時光,是人類良心遭遇拷問的時代,但很多人對此沉默,就連清政府,也敢怒不敢言。
就在那時候,法國作家雨果卻說有兩個強盜進了圓明園,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他強烈地譴責了這兩個強盜的行為。
國王拿破侖三世倒行逆施,他寫書諷刺,遭到流放,生活艱苦無比,他過著修道士似的清貧生活,只有一張小床,兩張椅子,大冬天屋里連火都沒有。
但他卻不無自豪地寫信告訴妻子:
現在,我不怕再往下掉了,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每天堅持寫作。
在這世間,每個人都要面臨無數苦難,有人在苦難面前自怨自艾,可有些人在苦難面前載歌載舞,因為他們知道,要想活得更好,唯有愛得更多。
在雨果筆下,人生是艱苦的,生活是困難的,世界是悲慘的,但愛從未缺失,而且正是因為愛,人生才有希望。
面對生活,它充滿謊言和欺騙,充滿野蠻和壓迫,充滿無奈和辛酸,我們難免失望,那時候,我們不妨再讀讀雨果的《悲慘世界》,哪怕我們沒讀過,讀了這12句話,也能讓我們有所收獲。
01
失魂落魄的人從不朝身后看,他們十分清楚,追隨他們的就是厄運。
冉阿讓坐了十幾年牢,吃了十幾年苦。
他終于出來了,家人早已不知死活,冉阿讓拿著一張黃色通行證,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人生一片茫然。
他走在街上,身體累了,肚子也餓了,就走進旅館,可是人家得知他當過苦役犯,都不愿意招待他,他有錢,吃飯給現錢,人家也不愿意給他吃的。
他低聲下氣,卻得不到一點憐憫。
他又餓又累,卻找不到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坐過牢,當過苦役犯,可是從來沒有人問他,為何會坐牢,是不是被冤枉的。
他沿著大街,敲開了很多店門,毫無意外,所有人都拒絕了他,冉阿讓絕望了。
周圍的人議論紛紛,正在高聲談話,可是他連看都懶得看,因為他知道,在這些聲音里,沒有一個會帶著善意,因為他知道,所有這一切,都沒有憐憫。
這個失魂落魄的人,不用看也知道撲面而來的惡意。
有人告訴他,去敲主教家的門,冉阿讓本來不抱任何希望,但當他粗暴地撬開那扇門時,主教接受了他。
有時候,人失望久了,就對什麼都不再抱有希望。
然而,只有懷有希望,才有可能見到光明。
02
在精神的眼睛看來,人心比任何地方都更眩目,也更黑暗;精神的眼睛所注視的任何東西,都沒有人心這樣可怕,這樣復雜,這樣神秘,這樣無邊無際。
有一種比海洋更宏大的景象,那就是天空;還有一種比天空更宏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內心世界。
人心,可以裝下無邊的山川,可以裝下無垠的海洋,可以裝湛藍的天空,也可以裝萬千星辰。
人心,可以裝下善良,可以裝著邪惡,也可以裝著愛恨。
人心的寬闊,在于他能容納的東西,很多。
人心的復雜,就在于他在這世間的變化無常。
你說陽光很好,可人心好起來的時候,比陽光更明媚;你說海很寬闊,可人心寬闊起來,比還海寬。
冉阿讓在米里哀主教的感化下,改過自新,他決心成為一個好人,從那以后,他善待他人,對需要幫助的人慷慨解囊,為了幫助可憐的芳汀,他不辭辛勞,只為完成芳汀的遺愿。
他的內心,曾經被仇恨和苦難充斥著,可米里哀主教在里面種下了愛,從此,冉阿讓活在愛里。
可即便如此,警官沙威也不愿放過他,因為這位固執的警官覺得,苦役犯不配得到人們的尊敬。
他一心想把冉阿讓抓回監獄,可是在他生命垂危的時候,冉阿讓卻救了他。
一個活在仇恨里的人,讓人敬而遠之,但一個活在愛里的人,才真正在影響著整個世界。
人在內心裝下山川,就有自然的寬闊,裝下大海,就有海的容納,裝下愛,就能活出愛。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