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句詩出自明朝輔臣于謙的著作《石灰吟》,這句詩的意思是人世間浮浮沉沉,又有幾個人能夠身處淤泥而不染,又有幾人身處世間喧囂能聽清自己的內心深處的聲音。
明代英宗年間,一個身穿破爛的男人被官兵押送到京都崇文門外,今日午時,他要在這里接受斬立決,臨死前他回首過去,看著眼前這座皇城,曾經他用命守護這里,現如今他不曾后悔。
景泰八年,明英宗在心腹的幫助下重登帝位,睚眥必報的英宗立馬下令讓人前去逮捕于謙關入大獄,隨著手握大權的于謙入獄,很多政敵紛紛落井下石,舉報于謙想要謀反。
奸臣石亨立馬聯合自己的派系的人開始發力,誣陷于謙,明英宗一開始將于謙關起來,還一直在考慮到底要不要處死他,正在搖擺不定之間,石亨來了,立馬動搖了英宗的心,使他下定決心處死于謙。
于謙死后沒有人敢給這位忠臣收尸,怕惹怒英宗,同樣怕得罪寵臣石亨,于謙死后英宗派人前去于家抄家,隨著得到命令的欽差大臣趕到,他看著首輔大臣那家徒四壁的老房子,立馬震驚不已。
他原以為會有很大的工作量,看著光禿禿的于家,頓時發現工作量太小了,看著跟尋常百姓家并無兩樣的于家,
他有些不敢置信,在于家都是不同東西,沒有一樣能帶走的東西,用了幾十年的桌椅板凳桌子。
全都是破破爛爛的,整個府里最顯眼的地方就是,東側有一個上了鎖的屋子,官兵破開門鎖之后,打開門一看卻發現屋里珍藏著景帝在位時,賜給于謙的蟒袍和隨身佩戴的寶劍。
這些貴重的東西被鎖在一個一塵不染的屋子里,自從賞賜過后就沒有被使用過,只是靜靜地放在這個屋子里,抄家的大臣不敢相信這一切,立馬派人繼續搜查,結果真的出乎意料。
于謙是誰,是大明第一重臣,他曾被譽為「青天」,他位高權重,想要斂財非常容易,但他卻不屑用這種手段來斂財,大明最為難的時候,朝廷百官惶恐不安之際,他挺身而出,守護大明。
他力排眾議,毅然決然地下令調配兵馬守衛京師,敵軍趕到人困馬乏,于謙立馬帶兵出擊,為了保證軍心不渙散,他下令后退士兵殺無赦,就這樣明軍士氣大振,成功擊敗進犯瓦剌大軍。
他為了大明的未來懇求郕王朱祁鈺登基,挽救危局,他與瓦剌交涉救回明英宗卻遭到朱祁鎮的背刺,死于奸臣的誣陷,可悲可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