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八年,45歲的怡親王胤祥撒手人寰,讓胤禛十分心痛。因此,為胤祥舉辦了規格較高的葬禮,包括圣祖爺位下的皇子都要參與守喪,并且還要表現出十分傷心的狀態,否則會讓雍正爺不高興的。其中,參與胤祥葬禮的有誠親王胤祉,只可惜在葬禮上表現的毫無傷感之意,讓雍正十分的怒火,後來以此為借口,奪掉了親王爵位,後來還被幽禁了。
兩年后,56歲的皇三子胤祉也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殯葬按照郡王的規格來完成的,顧后人應當按照郡王爵位遞減來承襲。乾隆二年,侄子弘歷追加了謚號為「隱」。
胤祉的爵位本來應該由世子弘晟來承襲的,只可惜弘晟的世子品級在雍正二年的時候被剝奪了,後來沒有恢復。因此,胤祉去世后,選擇了他的七子弘璟來承襲爵位,遞減為固山貝子。
胤祉膝下有12個兒子,活到成年的有7位,其中弘璟承襲爵位后,其他6位成年的兒子仕途怎麼樣?是否受到父親的影響呢?
弘晟是康熙五十九年這一批被封為世子,世子的意思就是可以承襲阿瑪的爵位。畢竟前面兩個兄弟已經早年夭折,弘晟已經成為了實際上的長子。
可惜,弘晟在雍正二年獲罪后,直接被削去了世子的品級,成為了一位閑散宗室了。八年后,弘晟去世,年僅35歲。膝下還生了一個兒子,叫做永璞。
閑散宗室,當弘曦到了年齡可以被皇帝賞賜散秩大臣或者侍衛的時候,父親遇到了事情耽誤了。此后,就把他擱在一邊了。因此,弘曦一生并沒有任何的爵位或者官職。乾隆朝去世,享年42歲。
乾隆元年,27歲的弘暹被朝廷授予三等侍衛,官居正五品。
兩年后,授予副理事官,是宗人府差事,四品官。
乾隆七年,不知何故被革去了唯一的副理事官差事,成為了閑散宗室。
乾隆元年,與自己的兄弟一起被封為了四等侍衛,官居從五品。實職侍衛擔任了三年的時間,後來生病后辭退了侍衛職務。只可惜,乾隆十四年,年僅37歲的弘晃就去世了。
弘易是胤祉的第十一個兒子,基本上也是屬于閑散宗室。
乾隆即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這些堂兄弟。如果直接賞封爵位,從面子上有點對不住自己的父皇雍正爺,畢竟這件事情過去的并不是很遠。因此,弘易也是在這一年被授予了三等侍衛,領了正五品的官階。乾隆五年,也因為生病告退了侍衛崗位。乾隆十九年就去世了,年僅40歲。
弘矚是胤祉的幼子,出生的時候已經54歲了,正處于被幽禁的狀態。乾隆十一年,18歲的弘矚被授予了正五品三等侍衛。後來,一直沒有升職,直到去世依然是三等侍衛。去世的時候,年僅47歲。
結束語:首先,胤祉成年的這六個兒子,都是康熙或者雍正年間出生的。當然,胤祉在雍正晚年的時候才開始被幽禁。這些弘字輩的堂兄弟,乾隆按理來說應該會對他們好一點。只可惜過去的時間太短了。
一旦給他們賞封爵位或者給予官職的話,對于正處于不穩的政局來說,可能會給乾隆的統治方面造成一定的威脅。因此,這幾位堂兄弟基本上都是賞賜了侍衛職銜了。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