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明珠被人們所熟知,大多都是因為康熙在位期間,明珠和索額圖各自為營,明爭暗斗,而這兩位臣子也都有難以容忍的過失。
明珠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奸臣,但是康熙惦記著明珠為他立下的三次功勞,并沒有置他于死地。這三次功勞究竟是什麼,能夠在明珠犯了重罪之后,保他性命呢?
這就要從明珠如何起勢說起了。
雖說明珠與索額圖之間爭斗多年,但真論起出身,明珠根本比不上索額圖。索額圖出身赫舍里家族,父親是輔政大臣索尼,也是康熙赫舍里皇后的叔父。
而明珠,雖然也是八旗子弟,出身葉赫那拉氏,但跟索額圖還是沒有可比性的。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索額圖并沒有將明珠放在眼里,更沒有想到此人未來會成為自己最難對抗的政敵。
雖說明珠沒有索額圖那樣的出身,但從步入官場后,明珠一直走的便是升遷之路,從宮廷侍衛,做到刑部尚書。
要知道這個時間段,康熙帝因為年輕,尚未親政,朝政基本上都被鰲拜所把持。而明珠在明面上與鰲拜并沒有任何關系,但卻一直步步高升,就已經能夠看出,明珠絕不是碌碌無為之輩,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
康熙擒鰲拜親政之后,明珠的官職雖然在上升,可卻并沒有在康熙面前露臉的機會,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圣眷并不是只有后宮妃子需要爭取的,前朝臣子同樣也是需要費力爭取的。若得盛寵,平步青云又有何難。
一直沒有機會在康熙面前表現的明珠,終于在康熙十二年等到了這個機會,此時的明珠已經四十歲了。
他在康熙帝到晾鷹台巡兵之前,將整個軍隊打理得井井有條,士兵們各個斗志昂揚,康熙一看自然歡喜,明珠也因此得到了康熙的青睞。
為官多年,明珠終于在自己的一步步經營下,開始走向權力中心,而此時他未來的政敵索額圖,此時已經是保和殿大學士,即便明珠步步高升,他也根本沒有將他放在眼里。
可明珠明顯不是跟索額圖站在同一個陣營,于是乎,索額圖便也順帶著要打壓打壓明珠的士氣,別真讓這位新貴的風頭蓋過了自己。
當時索額圖在朝中勢力巨大,康熙有意再扶植一派官員,以對抗索額圖,讓官員達成一種平衡,免得朝堂上全是索額圖的手下,讓他越發得寸進尺。而康熙有意扶植的人選中,最重要的便是明珠。
明珠在官場上沉浮多年,雖然沒有索額圖那樣根深的勢力,但卻也一直謹小慎微,圓滑處事。
在官場上很吃得開,這麼多年過來,明珠手下也有一批官員,以他馬首是瞻。久而久之,必然足以與索額圖抗爭。
而索額圖對明珠態度轉變的關鍵點,很快便發生改變。這便涉及到明珠為康熙立下的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功勞。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擒獲鰲拜正式掌權親政之后,康熙并不是高枕無憂了,各地分封下去的藩王勢力過大,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朝廷的穩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