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整理了一組晚清老照片,我們共同認識被定格的歷史瞬間。
新式學堂裡的老師。
晚清最後10年,新式學堂在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聘請了大量有著全新教育背景的老師,來承擔物理、化學、英語、數學、生物、音樂、體育等課程,他們大部分上過大學堂或師范學堂,另有一些系留學歸國人員。
廣州珠江上的花船。
「花船」就是漂流在水上的青樓,乾隆時代開始興盛。據記載,「粵有所謂水雞者,即所謂疍婦也,以其居水濱故名……所撐之艇曰河艇,裝潢美麗,潔淨非常,每當夕陽西下,則燈火齊明,沿河一帶,如西濠口、長堤、沙基等處,濟濟溶溶,觸目皆是。一般青年疍婦,盛服豔裝,坐以待客,或高唱其咸水之歌,或嬌呼其喚渡之聲。」
高檔花船上的夜宴。
花船有高中低各種檔次,分別針對官商、文人、街頭勞動者等不同群體。清朝畫家俞蛟這樣描述高檔花船內部情形:「前後五艙……中艙為款客之所,兩旁垂以湘簾,雖寬不能旋馬,而明敞若軒庭。前後分為燕寢,幾榻衾枕奩具熏籠紅閨雅器,無不精備。卷幔初入,竟錦繡奪目,芬芳襲人,不類塵寰。」
保定府衙門裡的囚徒。
三名囚徒都戴著沉重的腳鐐,想逃脫是十分困難的。他們前額的頭髮長得很長,起碼已被關押一個月以上。
官宦之家新婚大喜,廳堂佈置一新。
四面鼓一字排開,鼓身均覆有龍紋披蓋。清朝時期,龍紋專屬于皇帝及其近親屬,但官民在大婚之際,可以破例使用龍鳳圖案。同時,平民男子也能以官服為婚禮服。
清軍士兵轉移速射炮(機關槍)。
晚清軍隊進口了馬克沁、加特林、諾頓菲爾特等不同種類的機關槍,並裝備到前線。但是數量不多,沒有形成有規模的戰鬥力。
身穿鎧甲的老將蘇元春,威風凜凜。
蘇元春原為湘軍將領,1884年6月被拔擢為廣西提督,參加了中法戰爭,立下戰功,獲朝廷嘉獎。他在廣西提督任上長達18年之久,拍照之時已是60歲的老人。1902年,因被參劾怠忽職守、克扣軍餉而鋃鐺入獄。
男子與山羊。
這張照片畫面生動和諧,男子似乎是在訓練山羊,用于馬戲表演。現在還有這種長毛山羊嗎?
木匠在鋸木板。
將原木鋸成薄薄的木板,同樣的動作不斷重復,體力消耗很大,使人疲憊不堪。同時,要讓每一塊木板都厚薄均勻,是技術活,需要一定的經驗積累。為了確保兩個人配合默契,須先在原木上打好墨線,沿著墨線拉鋸。
浙江海寧占鼇塔。
占鼇塔位于錢塘江邊,是為鎮服潮神而建造的樓閣,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代,至今仍巍然屹立,已有超過400年的歷史。登臨此塔,可觀看澎湃的錢塘江大潮,也能將海寧古城風貌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