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中,一個女子最為幸福的事情,那便是嫁入一個好人家中,相夫教子,當一個「賢妻良母」,而最幸福的好人家,那便是皇家了。
能夠嫁入皇室,那幾乎是每一個女子的夢想,因為就此之后,可以離權力的中樞更近,甚至如果有幸的話,還能成為母儀天下、尊貴至極的皇后,在封建社會,對于一個女子來說,這無疑是最大的刺激了。
但是卻有一個女人,忍住了權力對自己的誘惑,明明她當了皇后之后,甚至有幾分可能可以再進一步,重現武則天的道路,但她卻克制住了自己。
話說唐朝末年,各地軍閥會戰,在江夏(今湖北武漢)之地,有一戶人家,家主名曰宋宋韞,生了一個女兒,取名宋福金。
這宋家雖然不是大富大貴,卻也堪稱是耕讀世家,宋韞在當地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氣的飽學之士。
對于自己女兒宋福金,宋韞則是視為掌上明珠,在宋韞的教導下,宋福金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女紅刺繡更是心靈手巧。
但是奈何時局混亂,此時「楊吳」大王楊行密,攻楚州孫儒,戰火波及江夏,整個城池化為人間煉獄,兵匪橫行,民不聊生。
宋家一家在這場兵亂之中,慘遭屠戮,宋福金小小的年紀,便被人流裹挾著顛沛流離,一直跟隨著流民跑到了升州(今江蘇南京)。
但不想,就是這麼一個流亡之女竟然被當地的刺史發現了。
升州刺史王戎在視察流民之時,看見了宋福金。見她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女孩兒,跟著一群流民四處流浪,當即心下不忍,將宋福金從亂民中帶出,給她洗臉擦拭了一番,發現這宋福金竟然長的白白嫩嫩,是個標準的美人坯子,心中更加不想這粉雕玉琢的瓷娃娃身無定所,于是便將宋福金收為義女。
在當時,升州是屬于「吳王」楊行密的勢力范圍,在公元905年,楊行密去世之后,他麾下的大將徐溫身為「朝廷執政」,執掌了「楊吳」大權。
公元909年,徐溫遙領升州刺史,王戎便被迫「下崗」了。
又過了三年,徐溫的兒子徐知誥,因攻打宣州李遇有功,徐溫便把自己這個升州刺史封給了徐知誥,徐知誥就此走馬上任,準備大展宏圖。
這個徐知誥和其他的楊吳將領不同,其他的楊吳將領大多出身草莽,只知道沒錢了就去搶、就去收稅,各種苛捐雜稅壓的治下百姓都喘不過氣來,但徐知誥則體恤百姓,施政寬厚,并且非常好學。
在上任升州之后,徐知誥來拜訪了升州「前前任刺史」王戎,在此行中,徐知誥見到了王戎的親生女兒。
王戎的親女兒也長得十分標志,當即讓徐知誥心中暗喜,后向王戎提親,便迎娶了王戎的女兒。
本來這對宋福金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因為自己現在也算是王家的女兒,王家的勢力越大,對她也就越好,現在她可以說是徐知誥的小姨子了。
但誰知徐知誥結婚沒過兩年,王戎卻突然找到了宋福金,希望她能委屈一下,也嫁到徐知誥府中,并且由于宋福金還沒有改姓,所以只能被當做媵妾(音同印妾),以侍女的身份嫁過去。
在古代有權有勢的女子嫁人,娘家是可以選幾個陪嫁的女子,一同嫁到夫家去,最常見的是親姐妹同嫁,例如孫權的母親,姐妹同嫁孫堅,這便是兩位吳國太。
第二規格的,那是正妻帶著一名或幾名同宗族女子同嫁,就好比說如今王戎之女,可以帶幾個王家的女兒一起嫁過去。
規格最低的,那便是伺候人的侍女陪嫁,便像如今的宋福金,她不姓王,但若是也嫁到徐知誥府上的話,那就是侍女陪嫁,這便叫做媵妾。
顯然,媵妾的地位,顯然要比一般的妾低很多。
那麼,為什麼徐知誥婚姻好好的,王戎卻會想讓宋福金嫁過去當做媵妾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