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2月,紫禁城英武殿,一場怪異的登基儀式正在進行,御座上,坐著位精壯男子,頭戴皇冠,身披袞服,得意洋洋的笑,而本應莊嚴肅穆的金殿內,卻混亂異常。
本應是闖王李自成登基加冕的大好日子,而金階下的義軍將領們卻隊列雜亂,嬉笑無形,毫無規矩可言。為首的將領李巖眼見這滑稽的一幕,也束手無策,陡然嘆息。
無論如何,這短短數年,擁兵十幾萬的李闖王,終究是滅了大明,建立了大順政權。可惜,胸中萬丈豪情的李闖王,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親手建立的政權只存在了短短42天。
1627年,信王朱由檢帶著兄長的囑托,登上明朝的皇位,年號崇禎。崇禎皇帝立志整頓朝政,重振大明雄威。登基后,他勤于政事,整頓 吏制,為節省開支絞盡腦汁。
他將全國各地政府機構都按照比例裁撤一批,其中就有米脂的一個驛站。殊不知,他的這個舉動徹底將大明王朝的命運徹底終結,那驛站有名驛卒叫李自成。
失了差事的李自成,無奈四處游蕩謀生,時值明末,災荒四起,民不潦生。李自成實在找不到糊口的工作,無奈跟著流民成了流寇。他豪爽仗義,功夫不俗,混得不錯。
輾轉幾年,他有了自己的手下,在各地義軍中頗有聲勢,他自稱為闖王,號令義軍甚為嚴明,嚴禁奸淫擄掠,驚擾百姓,義軍占據的區域,均不收百姓分文,還劫富濟貧。
受到義軍關照的百姓自然對這樣的部隊感恩戴德,不知是哪里傳出的童謠「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讓所有不堪大明苛捐雜稅的百姓都心生向往。
于是,當闖王攻進京城時,不但百姓凈路焚香的迎接義軍,連明朝的大臣都失去了抵抗之心,偷偷的打開的城門投降。
百姓們萬萬沒有想到,興高采烈的迎進來的義軍,進城來的第一件事,便是征收軍餉,而負責征收的,是義軍將領劉宗敏,他素性殘暴貪婪,將不掠百姓的紀律拋到腦后。
剛開始,還是只搶前明的官吏,義軍將所有官員的府第都搶劫殆盡,不從者一律斬殺,那些投降的官員萬沒想到,放進城的竟然是一群翻臉無情的暴徒,不由叫苦不迭。
漸漸的,隨著義軍的軍紀渙散,軍士們開始將目標放在平民百姓身上,當街搶掠,入戶奸淫,一時間京城內宛若人間地獄,百姓們這才看清,哪有不納糧的義軍,全部是強盜。
京城已經亂成一團,那個英明神勇的闖王卻消失了,他在做什麼?為什麼不規范約束軍隊呢?闖王在宮中更是「繁忙」,他在忙著與自己新選的「愛妃」們作樂呢。
李自成是苦出身,自幼喪父,少年又喪母,因為欠富戶的錢無力償還,被富戶枷號游街,鞭抽棒打,險些喪命。好容易得了個驛卒的差使,竟然還被撤了,一時山窮水盡。
妻子因他窮困潦倒,與村中富戶私通,他發現后憤而殺妻,只能逃亡在外,加入了入軍。雖然他成為首領,可依然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生活質量自然清苦無比。
誰知,他作戰勇猛,得到義軍兄弟們的擁戴,義軍的規模竟然越來越大,從一開始的幾百人,到後來竟然成了一支十幾萬人的隊伍,而且可以直逼京都,推翻天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