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訴你,中國外國的都算上,花錢買的不算、嫖的不算,我少說有十一個情婦。」
張學良晚年回憶起自己的感情史,頗為得意:
「于鳳至是最好的夫人,趙小姐是我患難與共的妻子,蔣小姐很可愛,而我最愛的人在紐約。」
儀表堂堂、年輕有為的張學良,年輕時少不了女孩子喜歡,「平生無憾事,唯一愛女人」是他對自己的評價。
然而久經情場的張學良竟然也被女人戲弄過,大清親王福晉唐怡瑩,年輕時兩人的恩怨情仇,讓他無論何時想起都難以釋懷。
唐怡瑩,他他拉氏,滿清貴族鑲紅旗,她的兩個姑姑是光緒皇帝的妃子,珍妃和瑾妃。
作為貴族家的大小姐,唐怡瑩從小就是掌上明珠,在瑾妃升為皇貴妃,掌管六宮之后,便把九歲的唐怡瑩接到宮中培養。
瑾妃
當時溥儀只有七歲,兩人相識后很快成為玩伴,加上跟在后面的溥杰,三人成了青梅竹馬,天天在一起玩耍、讀書或寫字。
1922年,溥儀年滿16歲,到了可以選妃的年齡,唐怡瑩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候選人之一。
就當所有人都以為溥儀要抱得美人歸時,協理六宮的瑾妃發了話:
「怡瑩性情驕縱浮躁,不適宜服侍皇帝。」
瑾妃當真是因此,才阻止唐怡瑩被選上嗎?
唐怡瑩彼時正處于青春期,加上她本身的性格,叛逆些也屬正常。
而放眼全國,軍閥混戰,大清搖搖欲墜,溥儀肯定會成為所有勢力重點關注的對象。
唐怡瑩舊照
將唐怡瑩推到這麼復雜的環境下,必然是充滿危機的,瑾妃還是想為親侄女謀一個安穩去處。
18歲的唐怡瑩到了該嫁人的年紀,既然溥儀選不得,那不如將侄女托付給溥杰,溥杰沒什麼權力,在宮內受到的關注少,伴隨的風險也就沒有溥儀那麼大。
而在溥杰後來的回憶中,是這樣描述那段感情的:
「我那時不但在母親的吩咐下,莫名其妙地向著‘指婚’的發令人磕頭謝恩。
還得像傀儡一樣,身穿前清的冠袍帶履,在王府護衛、首領、小太監的簇擁下,到岳父岳母家去納聘。」
溥杰心里似乎并不情愿被指婚,被安排好未來的生活,可即使有再多牢騷,也無濟于事,還不如扮演好現在的角色。
唐怡瑩和溥杰結婚時
唐怡瑩和溥杰結為夫妻后,度過了一段甜蜜幸福的日子,雖然溥杰性格偏內向,一股子文弱書生氣,并不是唐怡瑩愛慕的形象。
但溥杰對她很好,凡事都為她著想。
一次,唐怡瑩在宮里看到一顆玉白菜擺件,滿玉加上精美的浮雕,是溥儀當時用來裝蟈蟈的「翠玉白菜」。
溥杰見唐怡瑩目不轉睛地盯著看,知道她喜歡,第二天便去找溥儀,將擺件求了來送給唐怡瑩。
可見溥杰是打心眼里珍視她。
然而這樣幸福的生活并未持續多久,1924年10月,馮玉祥倒戈回京。
他平生最痛恨皇帝,便將溥儀等一眾滿清貴族紛紛驅逐出宮。
溥儀溥杰等人就此過上了漂泊的生活,國內勢力割據,日寇又跑到東北建立所謂的「偽滿洲國」。
清朝一些遺老看上日本的權勢,便和他們走得很近,日本也急需同當時的滿清貴族建立關系。
由于溥儀無法生育,日本人便把主意打到了溥杰身上,他們希望溥杰可以娶一個日本女人,生一個具有愛新覺羅血統和日本血統的孩子,以此偽造他們的侵略「名正言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