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之才流芳百世,若無諸葛亮,劉備未必能夠穩坐蜀漢,只可惜諸葛亮在世時想盡一切辦法想要一統天下,卻以失敗結尾。
讓人意外的是,很多人認為諸葛亮也是導致失敗的原因,若不是他執意要斬殺三名蜀漢大將,后期蜀漢未必會到山窮水盡,無將可用的地步。那麼這三位將領究竟是誰呢?
提起諸葛亮斬殺的將領,首先的第一反應自然是馬謖。馬謖跟隨哥哥馬良歸附蜀漢之后,便一直深受諸葛亮的信任賞識。諸葛亮覺得馬謖聰慧機敏,又頗通兵法,是個好苗子。
平時,諸葛亮也時常去找馬謖交談,在切磋的同時,也表現出了對馬謖的厚望。二人的感情,也逐漸升溫,變得親厚起來。
諸葛亮心中一直都規劃著北伐,既然要打仗,那就必須要有將。
他認為繼續培養馬謖,給他成長的機會,有朝一日必定會成為北伐路上最大的助力。
在下令北伐之前,蜀漢內部出現了問題。南邊的孟獲反了,攘外必先安內,諸葛亮當機立斷,需要先解決蜀漢內部的問題,再去考慮北伐的事。
孟獲雖是叛軍,卻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帶領的那群南滿人戰斗力也并不弱。蜀漢南邊地形復雜,若是強行攻打,蜀軍吃不到什麼好處。就算是將其擊潰,對方也可利用熟悉的地形優勢,休養生息,以待將來再次發動叛亂。
怎麼處理孟獲,成了一件讓諸葛亮頭疼的事,若是能讓他心服口服地歸順,是再好不過的。但他既然起了反心,想要勸降,必然不是簡單的事情。
這時候,馬謖站出來為諸葛亮分憂了,「對付孟獲這樣的人,一定要攻其心房。」
在馬謖的建議下,諸葛亮派人擒了孟獲七次,又次次放虎歸山,讓孟獲由衷敬佩,帶領南滿人徹底歸降。
馬謖這一招,幫諸葛亮解決了心腹大患,諸葛亮自然會更加地器重他。
後來諸葛亮下定決心北伐,開局形勢一片大好,蜀軍長驅直入,攻入了隴西。但魏國也不是吃干飯的,當即派出了大將張郃,領兵前往街亭。
街亭是重要的要塞,若想乘勝追擊,無論如何這里都是不能丟的,哪怕是死守,也要起碼守住一個月。當時軍中能用的將領其實還有魏延,可諸葛亮與魏延之間向來有齟齬,諸葛亮便將這件事情交給了馬謖,派馬謖領兵駐守街亭。
在此之前,馬謖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武將,他沒有帶兵上過戰場,擔任的一直都是謀士一類的職務。
眼看諸葛先生如此器重自己,他當著全軍的面立下了軍令狀,「若是不能守住街亭,您就按軍法斬了我。」
可馬謖到底是年輕,且太過自負,沒有前線作戰經驗的他,太過于信任自己,帶兵駐扎在山上,被張郃識破,領兵圍了他所駐扎的地方,斷了他們的糧草補給,包圍著向里推進。
此次馬謖大敗,不僅丟了街亭,蜀軍傷亡也十分慘重。有軍令狀在前,盡管軍中不少人都為馬謖求情,諸葛亮還是忍痛下令斬殺了馬謖,自己也以失察的罪名請罪。
年輕的馬謖,尚未真正在戰場上施展拳腳,便永遠失去了機會。其實從馬謖在擒孟獲時的謀略不難看出,他是個有能力的,適合做一個出謀劃策的角色。馬謖的離去,對蜀漢而言,也是不小的損失。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