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二刷了《周處除三害》。
因為在網絡上看到,很多人在討論,為什麼在這部電影里,女性角色看起來既不重要也不正面?
小美的[大尺度]究竟有沒有必要,甚至有人覺得,為什麼不把女性化得更美一點啊,是不是沒有化妝品啊?
好吧,這個估計是來搞笑的。
而今天,我寫這篇影評,就是想討論一下,身為弱者的女性,究竟有多麼被動和無助?
先說陳桂林和張貴卿。雖然電影里沒有任何交代,他們有怎樣的過往,很明顯,陳桂林十分信任張貴卿。
信任到陳桂林完全沒有懷疑張貴卿會騙他得癌癥,即使最后知道了,面臨死刑,陳桂林也沒有憤怒。
而從張貴卿的角度,她十分了解陳桂林。陳桂林綁架她的兒子,她氣定神閑的表面下,其實是怕的,因為她知道陳桂林善惡不分地恨。
而認識這麼多黑幫,她選擇欺騙陳桂林讓他去自首,是因為她知道,和其他黑幫不一樣,陳桂林不會臨死拉一堆墊背的去報復社會,做出與她愿望相悖的事情。
周處除三害,雖然陳桂林是絕對的主角,但張貴卿才是運謀全局的那個人,陳桂林只不過是張貴卿的一顆旗子罷了。
好多人說,看完了電影才明白,原來張貴卿才是周處,除掉三害的那個人。
這說法是不對的,周處出于《世說新語》,周處本身是三害之一,除掉兩害由此參悟,變成了名臣。
所以,陳桂林從一個沒有是非善惡,愚癡的豬,到臨行前的「對不起」,也算是符合「原著(周處)精神」。
香港仔和小美的故事,相對復雜也有爭議得多。我想說,三個細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