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的經歷幾乎是眾所周知的,他在皇位上的三上三下更是成為歷史趣談。
而多數時間與溥儀同進同出的「末代皇弟」溥杰,由于娶了一位日本妻子,曝光率也是極高。
然而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在北京一座老舊的四合院里,住著一位執教小學40余年的老教師。
這位被許多小學生稱作金老師的老先生,就是溥儀的四弟愛新覺羅·溥任。
他雖然有一個皇帝哥哥,而且大伯是光緒皇帝,甚至他的姨奶奶是大名鼎鼎的西太后慈禧。
作為一個真正的皇親國戚,溥任與兩位哥哥卻選擇了不同的道路,非常低調地活到2015年。
1918年,愛新覺羅·溥任出生于北京什剎海北岸的醇親王府里,也就是現在的宋慶齡故居。
作為一個王子,溥任的家世絕對是顯赫的,然而要仔細一看,他的家世背景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當然,這一切都要從他的祖父奕譞說起。
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個兒子,也是咸豐帝的弟弟。
當然,這些關系在後來都比不上另一層關系,那就是他的妻子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
因為這層關系,在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主宰中國命運時期,奕譞是清政府里響當當的實權派,后成為醇親王。
當他的二兒子載湉成為光緒皇帝后,奕譞的人生達到最高光時刻。
最后五年,他是在總理海軍衙門任上度過的。
奕譞的五子載灃繼承了醇親王位,其后載灃幾乎復刻了父親的人生歷程。
他的大兒子溥儀成為宣統皇帝,他自己成為最后一任攝政王,而愛新覺羅·溥任就是載灃的第四個兒子。
如果中國沒有出現辛亥革命,清政府能夠一直茍延殘喘下去。
因為大哥宣統帝溥儀沒有兒子,二哥溥杰的子嗣有日本血脈,而三哥溥早夭,那麼溥任的長子最有可能成為下一任皇帝。
由此再推下去,溥任想必會繼任醇親王,又可能成為一位響當當的實權人物。
當然這一切都是如果,由此可以知道,溥任的前途曾一度那麼「金光燦爛」。
一場辛亥革命,不但是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同時對于這個一家三世「兩度潛龍」,先后出過兩位皇帝的帝王之家的影響更是極為巨大。
辛亥革命爆發后,生性淡泊、為人忠厚并且頗識時務的攝政王載灃便卸任回家了。
他神清氣定地對夫人說:「從此就好了,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
從那時起,這位曾經的攝政王沒有過任何心有不甘的舉動。
他冷眼旁觀了「張勛復辟」 的鬧劇,多少貝子貝勒來找他,希望他能夠振臂高呼,集結力量出山,都被他一一拒絕。
載灃實在是厭倦了政治斗爭,對「大清」必然滅亡的命運更是心知肚明。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