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8年,九月初七,這一天按照傳統的天干地支紀元法,被稱作‘辛亥日’。
在這一年年初,東漢的漢桓帝,忽然去世了。因為漢桓帝去世的時候,沒有兒子,所以在漢桓帝去世之后,就出現了一大堆的爛攤子!
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接下來該立誰做皇帝’。
好在當時東漢高層還比較穩定,大權都被太后和幾個大臣牢牢把持住。而接下來,大家經過商討之后,很快就選中了漢桓帝的一個堂兄弟的兒子,過來接班,這就是歷史上的漢靈帝。
而漢靈帝登基之后,因為他比較年幼,接下來自然就是‘正常劇情’。漢桓帝的皇后,此時的太后竇妙,出來臨朝稱制。而朝政大權,則是被竇妙交給了自己的父親竇武,以及以名臣陳蕃為首的一些士族大臣。
而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里,東漢高層因為這些人的存在,也一直都比較穩定,沒出過什麼亂子。
所有的一切,都在正常運轉,東漢的國家機器,也沒有因為漢桓帝的去世,而出現什麼問題。
但誰都沒想到的是,就在漢桓帝去世半年之后,到了九月初七這一天,異變陡生!
就在這一天,在皇宮里面,以王甫、曹節、朱瑀這幾個宦官為首,宦官集團忽然發動了政變!他們忽然挾持了漢靈帝,然后謊稱竇武和陳蕃要造反!然后,他們拿著漢靈帝的圣旨和符節,直接去調動了軍隊,開始圍攻抓捕那幾個掌權的大臣!
最終,在宦官們的突然發難之下,以陳蕃和竇武為首的幾個大臣,全部被抓。最終,陳蕃在監獄當中被殺,竇武則是被推到洛陽城外,當眾斬首!而那位太后竇妙,此后也被軟禁在云台宮,一直被囚禁至死!
這場政變,后世史稱‘九月辛亥政變’。
這場政變,對于東漢后期的歷史,影響其實極大。但同時,后世很多歷史愛好者,在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往往不會關注這段政變的過程,而是會注意政變當中,那個被殺的陳蕃。
因為這個人,實在是太有意思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故事,其實遠比這場政變要重要。他的故事,直接貫穿了東漢后期的歷史,而且集中反映了那個時代士族大臣的思想矛盾。
這其實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被現實毒打的故事。
陳蕃早年的經歷,其實特別無聊!他早年的經歷,其實就是一個標準的東漢士族奮斗史。他爺爺是個太守級別的官員,所以他長大之后,就直接正常學習,然后正常入仕做官。
當然,在他入仕之前,曾經發生過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叫做‘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大概在陳蕃十五歲的時候,當時陳蕃一直在忙著學習,所以做人就比較邋遢,平時在家里也不收拾房間。所以後來,某天他爹的一個朋友,前來陳家拜訪。
結果他看到陳蕃房間里亂糟糟的,就隨口問了陳蕃一句‘為什麼不收拾房間’?
而對于這個問題,陳蕃當時給出了一個很豪邁的回答: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應該志在掃除天下!哪能把時間花在打掃自己這一間屋子上面呢?
面對陳蕃的這個回答,他爹的這個朋友,并沒有馬上回懟他。至少,史書上沒記載這個友人直接回懟他。史書上的記載是,這個友人聽了這個回答之后,反倒是覺得陳蕃很有志氣,志在掃平天下。
這就是‘原版的一屋不掃’的故事。
我們有理由相信,當時陳蕃不打掃自己的屋子,可能純粹就是因為自己比較懶!或者前天晚上熬夜出去嗨,今天不想收拾屋子!至于那個友人,人家來陳家,可能是求他家辦事,自然也不會回懟他。
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接下來,陳蕃將會自己的一生,來證明這個小故事的隱喻。然后又過了一千多年以后,才有人真正懟他的他這句話。
請記住這個小故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