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曾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在鐵肺中存活最長時間的人」。隨著他的逝去,全球僅剩最后一台鐵肺還在運轉。距離鐵肺完全退出歷史舞台,僅一步之遙。
保羅·亞歷山大(Paul Alexander)是一名脊髓灰質炎幸存者。70多年來,他的生命維系于一台名叫「鐵肺」的金屬桶。當地時間3月11日,保羅病逝,享年78歲。
保羅曾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在鐵肺中存活最長時間的人」。綜合美國媒體報道,隨著保羅的逝去,全球僅剩最后一台鐵肺還在運轉。使用者是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時年75歲的瑪莎·安·利拉德(Martha Ann Lillard)。
至此,距離鐵肺完全退出歷史舞台,或僅一步之遙。
保羅·亞歷山大(Paul Alexander)圖片來源:新聞網站截圖
鐵肺里的男人
1952年,保羅6歲,生活在美國得克薩斯州。
那年夏天,美國格外炎熱。但整個得克薩斯州的游泳池都關閉了。電影院、酒吧、保齡球館、教堂等公共場所也相繼關門。馬路上到處是刺鼻的殺蟲劑和消毒水味兒。
彼時,美國暴發歷史上最嚴重的脊髓灰質炎疫情。根據記載,感染者達57628人,21269人出現不同程度的殘障,死亡3145人。
脊髓灰質炎(以下簡稱脊灰)是由脊灰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大多通過糞口傳播,5歲以下幼兒是主要感染人群。感染后,病毒會侵入脊髓神經組織,快速引起肢體、肌肉不對稱弛緩性麻痹,留下癱瘓等后遺癥,因此又稱「小兒麻痹癥」。
一部分感染者會留下一輩子的跛腳問題。有些人的中樞神經會受影響,尤其是控制呼吸的部分,從而導致胸壁肌肉無力,影響上肢和肺功能。還有一些人完全不能呼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每200例脊灰感染病例中,就有1例是不可逆轉的癱瘓(通常是腿部)。而在癱瘓病例中,5%~10%的患者會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保羅是這場疫情的受害者,屬于感染最重的那一類。
圖片來源:wikipedia
發病1周左右,保羅的情況不斷惡化。癥狀從發燒、脖子疼、疲乏,快速進展至不能站立或用手抓起蠟筆,不能正常說話、吞咽或咳嗽。
送至醫院后,保羅出現呼吸暫停。一名醫生安慰保羅的媽媽,但稱回天乏術。另一位醫生則在親人的苦苦哀求下,為保羅做了緊急氣管切開術,吸出淤積在肺部的分泌物。
術后第三天,保羅醒過來,發現自己被固定在一個鐵桶里。腦袋四周罩著一層模糊的塑料布,看不清外面。鐵桶像是一台機器,運轉時會發出有節奏的嗡嗡聲。
塑料布挪開后,「放眼望去,是一排排的鐵桶,里面都是孩子,和我一樣只能冒出個頭。」保羅回憶。
當時的醫療技術不足以治療小兒麻痹癥。這個名為「鐵肺」的金屬桶是唯一能讓脊灰患兒活下去的手段。
鐵肺的使用示意丨截圖自YouTube@Vernon D. Cole
鐵肺百年研發史
從制作和運行原理看,鐵肺就是一種負壓呼吸機。
人的自主呼吸是負壓式的。
胸腔、肺部體積變化,造成胸腔內負壓,促使大氣壓力將空氣擠入肺部。人如果失去對胸壁肌肉的控制力,無法收縮和放松膈肌,壓差無法形成、空氣就進不去。
第一個描繪「體外負壓呼吸機」原理的,是1670年的英國科學家約翰·梅奧(John Mayow)。
19世紀30年代后,早期的鐵肺模型陸續問世,大多有些粗糙。比如1876年,法國醫生Woillez繪制一份設計圖,設備是手搖的、由風箱驅動。1889年,維也納醫生Braun設計出一款「兒童呼吸機」,就是一個小小的木頭盒子,由醫生通過管子吹氣、控制盒子內的氣壓。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