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說法:我們每一個人在來去匆匆的一生之中,其實上天都會賜予我們幾次改變命運的機會的,只不過這些稍縱即逝的機會,有些人抓住了,有些人卻遺憾地錯失了。抓住機會的人便能主動去擁抱新生活,奔赴陽光與自由;錯失機會的人,就只能固步自封,等待著生活的宣判和考驗。
也就是說,其實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缺乏的并不是機會,而是抓住機會的本事。歷史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兵仙韓信就是在這兩個方面都走向了極端的典范。你說他不善于抓住機會,他又能主動從項羽那艘豪華游艇上跳下來,及時登上劉邦那艘破船,一舉成為漢軍的大將軍,從而縱情恣意地發揮出自己的軍事才能,成就了自己的千古美名。你說他善于抓住機會嘛,他在齊地擁兵自重,這是他改變人生賽道的最佳時機,他卻聽不進蒯徹的金玉良言;他分封楚王的時候,即便已經有人舉報他謀反了,劉邦明顯不會善罷甘休,老友鐘離昧苦口婆心地勸他不如謀反,但他卻聽不進,寧愿自投羅網。
所以,韓信這個人身上是具有非常典型的矛盾性的。這種內心的矛盾與糾結,導致他被劉邦軟禁于長安時,最后選擇在最不利的時機決定鋌而走險賭一把——謀反了。
個中詳情,下文將一一為大家剖析!
韓信謀反的詳細過程
劉邦登基的當年即公元前202年7月,燕王宣布造反,但是,就在9月,這場叛亂就被親率大軍的劉邦輕易給平定了。
這讓劉邦感覺十分的神清氣爽,誰說老子不會打仗?誰說老子的天下是靠別人打下來的?老子這不輕而易舉地搞定了一個異姓王嗎?說明我劉邦是馬背上的皇帝,是靠真刀實槍打下來的江山。
成功者都喜歡找各種理由和方式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是與成就成正比的,這是每一個成功者都或多或少會有的虛榮心和優越感!
但是,劉邦沒有得瑟很久。因為就在十月份,他就接到一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韓信要造反了。
這個消息為什麼讓剛剛還自信滿滿的劉邦瞬間就猶同跌入了冰窖,渾身發抖呢?因為韓信實在太可怕了,韓信和項羽算得上是秦末軍事上的絕代雙驕,劉邦這一輩子已經被項羽揍出了心理上無限大的陰影面積,現在又要去面對一個同級別的兵仙韓信,上天為何這麼折騰我這把老骨頭?
別看劉邦輕而易舉就搞定了燕王臧荼,但是面對韓信,劉邦卻始終打不起取勝的信心。劉邦這個人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對于自己有幾斤幾兩,是非常清楚的,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強行出頭的。
但是,事情來了,總要面對吧!畢竟再也找不到可以和韓信相抗衡的幫手了,人生導師張良也隱居山林,手下的大將也基本上都是韓信的小迷弟,怎麼辦?只能自己硬著頭皮上了!
劉邦按照老規矩,先是把兄弟們召集到一起商量對策,看看能不能聽到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結果,諸將們聽完之后,除了不約而同表示義憤填膺之外,全是清一色地喊口號:「老大,這種人不能慣,咱們必須弄死他,趕緊發兵吧!」
劉邦沒有吭聲,其實心里已經罵上了:你們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就憑你們這幫癟犢子,誰能弄死韓信?
完了之后,劉邦只能把期望的眼神望向平時鬼點子最多的陳平。
鬼精鬼精的陳平卻一直擔心「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就是一直支支吾吾的,不肯正面回答劉邦的問題。
直到他確認了大哥和二哥這次確實是水火不相容,而且是大哥一心想弄死二哥之后,才張嘴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陳平先是確認了韓信不知道自己被舉報的情況,然后再讓劉邦承認自己干不過韓信的事實,然后建議劉邦合理利用自己的天子身份,你以大哥的身份去全國旅游,所到之處,這些名義上的小弟不得來拜訪你?到時候你出其不意地把韓信拿下不就完事了?
劉邦覺得陳平這個建議還不錯,就對外宣布自己要像秦始皇一樣巡游全國,看看朕的大好江山,并準備在陳縣搞一個聯歡晚會,各路諸侯都來熱鬧熱鬧吧!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