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朱棣登基,朝中勛貴很快臣服于朱棣,唯獨朱棣的小舅子徐輝祖將自己關在祠堂,跪在父親牌位前哭泣;朱棣將其抓入大牢,并對皇后徐氏說:「我是真想殺了你弟弟!」
徐輝祖原名徐允恭,因建文帝朱允炆登基,為避諱朱允炆的名字改名為徐輝祖;徐達一共生有四個兒子,徐輝祖是長子,也是最讓人惋惜的。
徐達是明初數一數二的開國功臣;洪武三年,徐達北伐戰果豐碩:不僅將北元帝嫡子俘虜,還收復了燕云十六州。朱元璋非常高興親自前往城外迎接。沒過幾天,徐達被封為魏國公,朱元璋當著眾人的面稱贊徐達「功貫古今第一」,朝中勛貴世家都非常尊重徐家。
徐達雖功勛卓著但他明白「高處不勝寒、盛極而衰」的道理,向來為人低調,拒絕朱元璋賞賜的大宅子,對子女教育也很嚴格,不允許兒子與其他紈绔子弟一起任性;正所謂「嚴父手下無弱兵」,徐達子女中我們最熟悉的是:長女徐妙云(朱棣唯一的皇后)、長子徐輝祖(明初名將)、次子徐增壽(定國公)靖難中支持朱棣。
徐輝祖作為家中嫡長子也算年少有為,徐達因常年征戰在外,徐家都是徐輝祖打理;後來還跟隨父親徐達多次去軍中歷練。
明初朱元璋也開始關注開國元勛們的兒子,其中朱元璋最喜歡的是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還有徐輝祖。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設立五軍都督府,先是讓徐輝祖掌管,後來又讓李景隆掌管,可見朱元璋有意在培養他們二人。
5年后徐達病逝,朱元璋將其追封為中山王配享太廟,徐輝祖守喪三年,期滿后承襲魏國公爵位;而此時,明初功臣們的兒子也大都長大成人,比如李景隆、常升、鄧銘等。
但朱元璋還是最為重視李景隆與徐輝祖,尤其是徐輝祖,朱元璋為盡快讓徐輝祖歷練出來,多次派他去各地練兵。
徐輝祖因曾多次去北平練兵,作為朱棣的小舅子,與幾個外甥也比較熟悉。
洪武二十六年北元阿魯帖木兒造反,徐輝祖北上將其直接擒拿;因立功朱元璋讓其掌管中軍都督府。後來朱元璋發動藍玉案與胡惟庸案,朝堂上的開國功臣們幾乎全都消失,而此時的徐輝祖才真的成為朝堂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登基,建文帝對徐輝祖還是很尊重的,將其追加為太子太傅,很多大事都會主動征詢徐輝祖的建議。不過建文帝太心急,剛登基不到三月,就聽信黃子澄等人的建議開始削藩,一年被撤銷五位藩王爵位;燕王朱棣被形勢所逼,也在悄悄做準備。
朱元璋1周年忌日,朱棣此時并沒有與建文帝撕破臉,只是因病推脫未入京;讓三個兒子代替自己前往南京祭祀,不過朱棣也在擔心萬一三個兒子被扣留在南京該如何是好,而京城這邊齊泰也在勸說建文帝要將朱棣三子扣下,建文帝一時間有些猶豫,徐輝祖是這樣說的:「我這三個外甥朱高煦作為強悍勇猛,此人若是不除掉,必成大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