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年春天,已經69歲的康熙經歷過九子奪嫡后,心力交瘁,時常情緒低落,失眠,就跟抑郁了一樣。
老四胤禛見狀就跑到父親面前說:「父皇啊,我那園子(圓明園)幾百顆牡丹都開了,都是珍稀品種,不如您去看看,說不定心情就好了!」
康熙一聽,心想,哦豁,有牡丹可以看,就答應了。
一、 三代皇帝的聚會
康熙到了圓明園,胤禛就將父親迎在了可以賞牡丹的大殿,康熙坐在殿中,面對著滿園盛放的牡丹,和兒子對飲,聊著家常,心情大好。
見父親高興,胤禛就開始吐槽老父親說,父皇啊,您那倆孫子都十幾歲了,還沒見過皇爺爺呢?
康熙一聽,就讓胤禛將孩子叫出來見見。
胤禛見父親答應了,就將倆兒子叫了出來。
這兩個孩子,分別是他家老四弘歷,老五弘晝,雖然都是12歲,但月份不同,母親也不同。
兩個孩子出來后,恭恭敬敬上前給皇爺爺行禮。
康熙見狀,不自覺就放下了手里的酒杯。
因為弘歷落落大方,而弘晝則怯生生。康熙只看了弘歷一眼,便驚喜不已。
于是,他招手讓弘歷到自己跟前,這弘歷也不怯,大大方方就去了。
康熙將弘歷拉到自己身前,態度和藹地問孫子,最近讀什麼書呀?
弘歷回答,在讀周敦頤的《愛蓮說》,康熙一聽來了興致問他能背嗎?
于是,弘歷就將這《愛蓮說》一字不落都背了出來。
之后,康熙又問他《愛蓮說》講的是什麼,弘歷便又將《愛蓮說》的意思從頭到尾講了一遍。
康熙心想,這孩子大才呀!實在沒想到,我還有這麼優秀一孫子。
《清高宗實錄》中記載:偶舉《愛蓮說》以試,誦解融徹,獎悅彌至。
我們都知道胤禛就是後來的雍正,弘歷就是後來的乾隆。
可以說,這一次,是三代皇帝頭一回同框,而這一次同框也改變了胤禛父子兩個人的命運。
二、胤禛的棋子
晚上回去后,他躺在榻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次日早晨他做了一個決定。
那就是派人去雍親王府取弘歷的生辰八字。
胤禛一聽康熙要兒子的生辰八字,心中雀躍,立馬親筆寫好交給太監帶給康熙。
康熙素來熱衷占卜,拿到弘歷的八字后,立馬找人推算一番。
這弘歷生于康熙50年8月13日子時。
以命理來說,是少有的火煉秋金,大富大貴之命。
故宮博物院曾公布過弘歷八字的批語:
此命貴富天然,聰明秀氣出眾,為人仁孝,學必文武精微。幼歲總見浮災,并不妨礙。運交十六歲為之得運,該當身健,諸事遂心。命中看得妻星最賢最能,子息極多,壽元高厚。
而這份批語後來,被一一驗證。
即便到了現在,也讓人不禁想感嘆,「這八字批的真準!」
而康熙在看到這個批語后,就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將弘歷養育宮中,讓他陪在自己身邊。
這份殊榮,康熙在位60年中只有太子胤礽的兒子弘皙擁有過,而康熙也一度因為弘皙的原因,這才對太子胤礽兩立兩廢「寬恕」多年。
胤禛將弘歷推到康熙面前的原因也在于此。
彼時的弘歷不過是父親奪嫡之路上的一枚棋子而已。
但如果你認為,雍正就是因為兒子弘歷才奪嫡成功的,那就錯了。
因為雍正登基,弘歷只是一個因素,他奪嫡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他自己有勇有謀。
三、雍正的謀略
如果要說雍正的謀略,就不得不提到他在九子奪嫡中的突出表現。
1708年,康熙塞外一廢太子后,31歲的胤禛一箭五雕逆風翻盤。
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康熙返京后,讓老四胤禛和老大胤禔看管廢太子。奈何這老大是蠢得跟豬一樣,兩句話就斷送了自己的后路。
《清圣祖實錄》中記載:
胤禵跟康熙上奏,「允(胤)礽所行卑污,大失人心。相面人張明德曾相允(胤)禩,后必大貴。今欲誅允(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大意是,太子所做作為太卑劣,大失人心。相師曾經給老八看相,說他以后必定大貴。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