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場一直以來都是被看做非常血腥且恐怖的地方,雖說現在我們已經見不到真正刑場,但在晚清時期,刑場還是隨處可見的,基本上在空曠的地帶都曾出現過劊子手奉命行刑的場景。
那時候大多劊子手都是瘦弱的,其實并不是因為殺人太多,而是因為當時的物資匱乏,大多數人都是吃不飽的。
清朝刑法本來是根據明朝的刑法來擬定的,并且在嚴刑中廢除了腰斬、凌遲等刑法,表面上看起來已經有所減輕,但實際上仍然有許多非常殘酷且不人道的刑法,你見過那些即將受刑時還面露兇光的刑犯嗎?
這張照片是晚清時期清朝廷公開處決義和團成員的場景,照片中這些成員全部被捆綁跪在地上,背后還插著罪狀牌,周圍站滿了看熱鬧的群眾。
在他們中間即便是有打抱不平的也不會在權利的威脅下多說話,那時候多嘴多舌就容易為自己引來血光之災。
而義和團最早期其實是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出現的,那時候也得到過清朝廷的支持。
只是後來隨著八國聯軍攻陷了紫禁城,清朝廷為自保迅速與西方列強達成了協議,那些主戰派的大臣和義和團的人員就變成了棄子,最終這場起義也迅速失敗了。
笞刑是隋唐以后封建王朝中刑法最輕的一種,主要是用竹板或荊條抽打犯人,這種刑法并不是從肉體上對犯人進行折磨,而是從精神上。
因為那時候封建思想非常嚴重,這種刑罰一般都是會當眾進行,有時還會脫了褲子進行,對于罪犯的羞辱就是最好的懲罰。
而照片中的吊打實際上也是笞刑的一種,將犯人反捆在用極細的繩子吊起來,由施刑者用荊條進行抽打。
這種時候除了身體抽打帶來的傷痛,吊起來時身體肩膀撕裂的疼痛也難以忍耐,看照片中還有不少人圍觀看熱鬧,面帶笑容,這樣的場景在受刑者心中會留下極大的陰影。
這張照片中的犯人可以說是絲毫沒有人權,被當成狗一樣拴著,中間坐著那位按胸前佩戴的朝珠來看,也應該是一個四品以上的官員,而在他旁邊那個手中牽著繩子,拴著的并不是寵物而是一個人。
只不過在當時,這些犯人幾乎是沒有人權的,因此即便是被當成狗拴起來,還要隨著他們的移動在地上爬時,也只能忍耐,因為一旦反抗,就會被當成窮兇極惡的犯人,等待他的就只有死,為了活下去,犯人即便再難受也只能忍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