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會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古代人用的枕頭和我們現代人用的不一樣。那是一種用堅硬的陶瓷做出來的枕頭。
很多人都會有疑惑,陶瓷做的枕頭難道不會硌嗎?
要知道,古人的科技雖然比不上現代,但他們的智慧卻一點也不輸現代人。
瓷枕的發明其實有其必要性,研究表明,它可能對女子更友好一些。
在電視劇《少年包青天》中,有一個兇手在做案的時候是用枕頭傷害別人。
當初在看這一幕的時候感到很疑惑,為什麼兇手的兇器不是刀劍之類的兵器,而是睡覺用的枕頭。一個寢具會有殺傷力嗎?
按照現代人的生活經驗,枕頭都是布料包裹著棉花等填充物制成的,怎麼看都是十分柔軟的,打在人的身上,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的傷害。
當鏡頭一轉,人們就明白了,只見那能殺人的枕頭還泛著精致的釉光,原來,它竟然是是陶瓷做的。
當看到這一幕時,很多人還以為是劇組犯了個錯誤,畢竟,很少有人能想象,睡在冰冷堅硬的瓷枕上的感受。
不過,瓷枕并不是劇組的杜撰,它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過的。現如今就有很多流傳下來的瓷枕。
很多博物館中都有瓷枕收藏陳列。
初次見到瓷枕的人往往會代入自己,感覺腦袋一涼并且硌得慌。畢竟我們現在的人都是睡在軟枕上的,很難想象睡在硬枕頭上的感覺。
事實上,人類使用硬枕的歷史非常悠久,要遠遠久于軟枕出現的時間。
人類脊椎有著自然的弧度,睡覺的時候需要有東西來做支撐,維持必要的脊椎曲度。枕頭的出現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
在原始社會,先民們尚不會制造復雜的工具,自然界中的石頭、木頭等物也就充當了枕頭的作用。
人們就地取材,抓住什麼算什麼,只要能用來支撐自己的腦袋就好。
一直等到生產力發展后,才有其他的枕頭出現。
在中國歷史上,木制的枕頭曾經非常具有影響力,因此,「枕」這個字才會帶有木字旁。
隨著造瓷業的發展,也就出現了瓷枕。
不過,也許是瓷枕的獨特造型,人們實在想不通瓷枕的用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沒有把它和活人的睡眠聯系在一起,而是被認為是專門給死人用的明器。
這樣的猜測并非是空穴來風。主要是因為瓷枕出現的地方不太對。
明清時期,瓷枕很少出現在活人的床上,而是枕在死人腦袋底下,隨著他們一起入土的。
在往后的考古工作中,瓷枕出現的場景也往往是墓穴中。
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都認為瓷枕只是作為明器使用的。
不過,有考古專家對此提出質疑。
因為,中國古人有著根深蒂固的「事死如事生」的觀念。
人們相信,死亡并非是終點,而是另外一個世界生活的開始,因此要盡可能地將生活中地一切都帶到地下去,以此來保證墓主人在另外一個世界的生活。
專門的明器也有,但大部分還是對現實世界的復刻。
既然有數量龐大的瓷枕出土,那麼,古人應該也確實是有一段時間使用過它。
但要證明這個觀點,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一些專家開始從文獻上尋找答案。
詩歌、史籍、圖畫都成為他們尋找答案的資料。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過大量的尋找之后,終于在古畫上找到了瓷枕放在床榻上的細節。
生人也用瓷枕,或許就此可以證明。
無獨有偶,越來越多的史料證據被找到。
人們在河北巨鹿找到了一處宋人生活過的遺跡,在那里就有瓷枕。
這場曠日持久的關于瓷枕的活死人之爭就此落下帷幕。
我國在歷史上真的使用過瓷枕。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