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算得上是清朝最有名的一個皇帝了,因為距離現代時間比較近,又是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因此人們自然非常喜歡談論乾隆的各種八卦。
這其中,因為乾隆在位期間有著「六下江南」的經歷,期間又有著數不清的微服私訪,因此人們都很喜歡以這段時間作為背景傳出各種故事。
這其中就有一個乾隆微服私訪的故事相當有意思,當時乾隆微服私訪出宮游玩,遇到了一個瓜農,還吃了一頓免費的西瓜解渴。
然而乾隆帶人吃完了瓜離開一段時間之后卻突然反應了過來,立即令人去捉拿剛才那個瓜農,這是怎麼回事?難道瓜農有什麼秘密身份麼?
乾隆剛登基的時候也是相當勵精圖治的,畢竟他的父親雍正和祖父康熙都對政務非常勤勉,
乾隆從小耳濡目染,自然知道怎麼當皇帝才是正確的。
然而康熙和雍正兩代皇帝兢兢業業勤政帶來的結果也相當顯著,到了乾隆的時候,民生已經相當欣欣向榮,連民族問題也不像從前一樣尖銳。
留給乾隆的就是這樣一個百姓已經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因此即使乾隆再怎麼勵精圖治,在民生這一項上也不會有非常大的突破了。
于是乾隆就逐漸從一開始勤政愛民的皇帝包袱中解脫了出來,開始放飛自我享受當一個皇帝的特權與為所欲為的快樂。
然而清朝自開國以來,先祖就已經規定了皇帝每日要做什麼,甚至精細到連皇帝想和妃子共度良宵都要太監掐著時間結束的嚴格地步。
因此即使身為皇帝,乾隆在皇宮里待得也并不自由自在,甚至受各種規矩牽制,相當束手束腳,讓乾隆這個本性浪蕩的人非常不自在
。
于是乾隆就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知道祖先對皇帝的嚴格規矩僅限于皇帝在宮里的時候,那他利用這個漏洞,多往外跑不就不就能不受拘束了?
因此,乾隆六次親自巡視江南就這樣誕生了,乾隆借著出宮巡視的機會可是好好地放松了不少,整個人都神清氣爽。
其實乾隆剛開始下江南的確是為了效仿康子當年親下江南的經歷勵精圖治,因為眼見為實,不僅能親眼見證百姓生活,更能加強他對江南地區的掌控。
但是隨著乾隆在皇位上坐的時間越來越長,他也逐漸老油條了起來,之后的下江南親自巡視更多的就是為了自己躲避政務享樂游玩了。
據說,在乾隆一次下江南的期間有過一次微服私訪的經歷,這次經歷讓他見識到了百姓的智慧,更讓他堅定了進一步加強皇權的心。
而這些感悟竟然僅僅是因為一次在路邊吃了一頓免費的西瓜,到底是什麼西瓜讓乾隆如此茅塞頓開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