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會中,皇帝的地位是最高的,畢竟皇帝貴為九五之尊,所說的話更是君無戲言,就連眾人接到皇帝的圣旨也是要下跪的。
若是有人假傳圣旨,這是掉腦袋的死罪,所以這些人若是想要假傳圣旨,自然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腦袋夠砍幾回。
雖然有這樣的律例在,但不免還是有那些不怕死的傳圣旨。在明朝時期二品的官員袁崇煥,就因為假傳圣旨,毀掉了大明的未來。
同時還借這份圣旨殺掉了一品官員,那麼袁崇煥此舉是為何呢?又或者說袁崇煥難道就不怕被判死罪嗎?這位一品大官又是誰呢?
這位一品大官就是毛文龍,那麼毛文龍和袁崇煥之間是有什麼過節嗎?否則為何會遭到袁崇煥的殺害?
毛文龍祖上是山西人士,但出生于浙江杭州,而他的祖父毛玉山曾經在山西經營官鹽,後來因為生意越做越大,于是便舉家遷往杭州。
而毛文龍的父親毛偉并沒有和他的父親一樣從商,反而棄商從儒。并且為監生納捐,還娶了沈氏為妻。
沈氏是杭州的名門望族,可以說是杭州首屈一指的大家族,而毛偉和沈氏孕育四個孩子,其中一子夭折,三子中毛文龍則是長子。
一家人本來和和美美的日子,終是在毛文龍九歲那年被打破,父親毛偉病逝,而母親沈氏那一年也不過26歲。
于是便帶著孩子去弟弟沈光祚家中居住,沈光祚在杭州當地也是非常有名氣,是萬歷乙末年的進士,并且先后擔任了開封府推官等多個職位。
後來毛文龍從軍也曾受到這位舅舅的提攜,也可以以說沈光祚是毛文龍入朝為官的引路人。
在毛文龍年幼的時候,便受到母族儒風的影響,因此也受到了最正統的儒家教育,小的時候多加學習,長大才能靠自己的能力做出一番偉業。
但是毛文龍卻對四書五經并不感興趣,反而更加喜歡兵法,這對于明朝末年重文輕武的年代,若是走上仕途也是非常艱難坎坷的一條道路。
若是想要取得一些成就或功名,自然也是更加艱難。因此毛文龍在沒有出人頭地前,婚事也一直耽擱。
直到三十多歲,終于成為了一個軍官,這才決定成家,可以說毛文龍是先立業后成家,而所娶之人則是張氏。
因為張氏不能生育,于是又在遼陽納了一名妾室文氏,并生下了一個兒子叫做毛承斗。明朝末年正是戰亂多發的時節,而遼陽也被后金攻占,文氏慘死在戰亂中。
幸好兒子毛承斗被救出,送往杭州,由張氏撫養,而張氏對待毛承斗也視如己出,將其當做自己的孩子一般,撫養照顧。
後來毛文龍在進京拜訪他舅舅的時候,經過沈光祚的引薦,在寧遠伯李成梁的麾下任職,從此便開始他在遼東的軍旅生涯。
當時清軍首領努爾哈赤不斷兼并女真等周圍的部落,勢力越來越大,對明王朝形成一大威脅,毛文龍見此形勢,也對遼東地勢以及敵情多加考察,以防不測。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