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允禵,大家都知道他是康熙朝的大將軍王,他在保衛邊疆,鞏固皇權方面作出過巨大的貢獻。為此,康熙爺也曾想過將皇位傳給此皇子,後來允禵卷入到八爺黨中。那麼,允禵既然是父皇喜歡的皇子,對他的子嗣肯定也會有所喜愛。長子弘春曾是康熙的四大圣孫之一,并且被養育宮中。
恂郡王允禵的長孫出世的時候,他才33歲,當爺的年齡甚至比康熙還要早。經過調查統計了解到允禵膝下的永字輩孫子多達22位。對他們的生平了解以后,其中有6個孫子是早年夭折,10個孫子入仕封爵,還有6個孫子是閑散宗室,一生無爵無職。
今天,就對允禵入仕封爵的10個孫子來詳細的介紹一下:
永朔是長子弘春的五子,出生于雍正年間,侍衛出身。
乾隆九年,21歲的永朔僅被朝廷封為了藍翎侍衛,屬于侍衛層次中較低的一類了。
兩年后,永朔才被升為了四等侍衛。
乾隆十三年,再次被授予三等侍衛。
乾隆二十三年,因病告退侍衛崗位。前前后后在侍衛崗位上干了14年的時間。
乾隆二十三年至三十七年,在家養病。
永晉是弘春的幼子,出生于雍正七年,也是侍衛出身。
乾隆十三年,朝廷授予永晉三等侍衛。
乾隆二十七年,晉升為二等侍衛。
十一年后,也就是乾隆三十八年,封為了頭等侍衛。
兩年后,病逝于任上,年僅47歲。
他生育了12個兒子,其中道光朝重臣奕山就是他的孫子。孫子奕錦是朝廷文舉人,曾孫載文是朝廷二等侍衛,奕山還被封為了鎮國將軍爵位,他的兒子承襲輔國將軍爵位。從永晉的后代來看,還是出了幾位朝廷委以信任的朝臣。
父親是允禵的次子弘明,承襲了多羅貝勒爵位。
乾隆二十一年,22歲的永忠被皇帝賞封三等輔國將軍。在這里說明一下,永忠并沒有承襲父親的爵位。
四年后,朝廷授予宗學總管的職位,是宗人府的屬官。這個職位干了五年的時間后被解除。
乾隆四十年至五十八年,在家賦閑19年。
永恬是弘明的三子,乾隆二十二年被皇帝賞封頭等奉國將軍。由于年僅30歲就去世了,朝廷還沒有來得及啟用他。
弘明的四子,朝廷在乾隆二十七年正式賞封永悌為頭等奉國將軍。
乾隆四十三年,朝廷授予永悌從四品佐領的官職,主要是八旗中的重要崗位,負責對于所在的八旗內,管理人口、田宅和兵籍等,佐領的上級就是正三品的參領。從佐領所負責的內容來看,其權利還是很大的,在八旗屬官中還是有著一定地位的。
佐領崗位上干了13年時間,后因病告退佐領。
永行是允禵四子弘暟的長子,父親在朝廷憑借著能力干到了都統的職位,還是有些地位和人脈的。
乾隆二十七年,永行被授予三等侍衛。只可惜五年后就英年早逝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