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當皇帝得是件多爽的事情,后宮佳麗三千享用不盡,腳下江山萬里盡歸我有,如今的人們估計做夢都想過一過皇帝的隱。自打秦始皇發明皇帝這個詞以來,皇帝就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社會,孕育了數百個帝王,絕大多數帝王都對帝位垂涎三尺,但無獨有偶,偏偏就有人不愿當這個皇帝,卻偏偏被推上龍椅。而且這些不愿當皇帝的皇帝,大多給自己帶來了噩運,今天小編介紹三位最不愿當皇帝的皇帝。
首先是南唐后主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是李煜的詩詞,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人,李煜的才情即便放在文化燦爛的兩宋時期,李煜都是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生在帝王家,李煜是幸運的,上蒼給了他一個很好的環境施展他的才華。可惜造化弄人,李煜前面的五個兄長紛紛先走一步,只剩李煜這棵獨苗。本來毫無希望繼承皇位的李煜,鬼使神差地被推上皇帝寶座。小小的南唐,怎麼可能在遼國和北宋的夾擊下長存呢,在加上李煜又不是一個懂帝王之術的皇帝,南唐很自然就被北宋給滅了。
李煜淪為階下囚,雖然依舊能夠錦衣玉食,但已是魚肉之身,何談愉悅之情,最終李煜還是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李煜死后一百來年,又出了一個不愿當皇帝的皇帝,此人在歷史上默默無名,但他在皇帝位置上卻是最苦悶的一個,他就是偽楚皇帝張邦昌。大伙對偽楚政權可能不太熟悉,偽楚政權是金滅北宋后,金國扶持起來的一個短命政權,只存在了一個月時間。張邦昌這個皇帝也是金軍趕鴨子上架逼著他干的,張邦昌本人是拒絕的,可是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從。張邦昌這個皇帝當得很委屈,他在位期間不讓大臣尊稱他為皇帝,有一次一個大臣叫他陛下,張邦昌立馬就火了,當著眾人的面把大臣給訓斥了一遍。張邦昌不愿當這個皇帝,宋朝的許多大臣其實也知道張邦昌不是自愿的。可偏偏就有好事之徒拿這個來說事,金宋局勢得到緩和之后,張邦昌就還政趙宋了,但宋高宗趙構還是沒有放過他這個臨時皇帝,因為張邦昌就代表著趙宋政權的恥辱,趙構沒法用篡位的罪名誅殺張邦昌,不過要羅織其他罪名就容易的多,最終趙構以隱事之罪處死了張邦昌,所謂隱事,其實就是說不清道不明,這可比莫須有還荒唐。
最后一個是明朝天啟皇帝朱由校。如果朱由校能見上李煜,估計兩人會相視一笑,感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朱由校的情況和李煜一樣,只不過朱由校的愛好是木工。天啟皇帝朱由校打小就喜歡搗騰木工活,壓根就不是一塊當皇帝的料,他自己對皇位也沒興趣。可惜誰讓他是嫡長子呢,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而且他這個皇儲的身份是早在萬歷皇帝時期就定好的了。另外,即便朱常洛想換太子,也沒人可換了,朱常洛有七個兒子,到他駕崩前,就只剩兩個了,一個朱由校,一個朱由檢,而朱由檢那會才9歲。本來大明朝在萬歷晚期就行將就木了,到天啟朝,朱由校更是不務正業,專心玩了木工活,朝政都丟給了魏忠賢。這不就相當于在大明朝這鍋熱湯下面再添把柴嗎,大明朝徹底沸騰了。朱由校只當了七年皇帝,爛攤子留給了弟弟朱由檢,朱由檢有心殺賊,可惜無力回天,大明朝就這樣亡了。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