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國才女,但在民國眾多才女作家中,她的作品少為人知。
她被魯迅稱作「小仙女」,有著天仙般脫俗氣質,但她一生都在與苦難斗爭。
她是最早寫抗日作品的作家之一,在文壇有著重要地位。
她是作家白薇。
「我是山野白薔薇,深深扎根巖土堆,不為香不為美,風雨雷電鑄筋骨,與染霧浸生銀輝。我是山野白薔薇,心靈明澈清如水,不自醉不自卑,笑傲群芳爭浮華,甘為高潔作灰飛」。
整理白薇的人生故事,幾次都在敲鍵盤時為她的命運感到惋惜。白薇一生孤苦無依,但她傳奇的一生不該被忘卻。
白薇原名黃彰,1893年出生在湖南興寧縣南鄉渡頭秀流村一個沒落守舊的鄉紳家庭。
白薇從小長得秀美又聰明,因為父親黃晦在地方上興辦教育,所以小白薇有機會進入學堂學習。
白薇的不幸是從一次看戲開始的。
七歲時,白薇與母親一起去看戲,被媒婆發現,于是給她牽線了鄰村何寡婦的兒子。
一心為兒子考慮的何寡婦一眼相中了小白薇。在媒婆的撮合下,她請白薇母女吃了一碗肉汁面后,母親竟答應了這門婚事。就這樣潦草地把女兒推進了火坑。
白薇16歲時,婆婆上門逼婚。
對于這門包辦的婚事,白薇十分抵觸。加上學業還未完成,白薇苦苦哀求父母,請求他們退了這門親。
白薇的父親雖然早年在日本留過學,也加入過同盟會,參加過辛亥革命,但他骨子里并不是一個真正的開明人士。封建思想嚴重的白薇父母,為了自家禮教的聲名,絲毫不顧及女兒的幸福。在白薇用逃跑和自盡的反抗中,毫不退讓,硬生生斷了她的學業,逼她結了婚。
就這樣,絕望的白薇嫁給了何寡婦的兒子。
何寡婦的兒子李登高是個遺腹子,從小被母親溺愛嬌慣,粗俗沒文化。何寡婦因為常年守寡,精神扭曲,是個遠近聞名的潑婦。
婚后,何寡婦對白薇像對待丫鬟一樣,每天使喚她劈柴燒水,喂豬下地,干各種臟活累活,還對她無比刻薄,挑剔不斷。
因為白薇有空時就看書,婆婆覺得這個兒媳不安分,就教唆兒子對白薇拳打腳踢。
在畸形家庭關系中長大的李登高早就是何寡婦的私人物品,他對可憐的白薇沒有一絲的同情和慰藉,有的只是母親唯命是從的同伙,協助母親對白薇百般虐待。
一次,李登高夾著白薇的手腳,婆婆咬斷了白薇的腳筋,兩人甚至偷偷商議,要把白薇賣了,重新娶個媳婦。
生不如死的白薇跑回家求救。父母雖有心疼,但只顧自己面子的白薇父親拒絕相救,又把她送回婆家。沒有父母依靠的白薇只能向二舅求助。
留過學的二舅憐惜外甥女的不幸,幾經輾轉,將她偷偷送進衡陽第三女子師范學校當了一名插班生。
當時衡陽第三女子師范學校的校長是清朝遺老,思想頑固。他取消英文課,不準閱讀新書報。
白薇無法忍受這種固步自封的封建思想,聯絡多位師生,去府台衙門上書,結果自己被校長除名。之后,她轉至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就讀。
暫時逃離苦海的白薇剪掉了長發,努力學習,各門功課都很出色。
可是,紙終究包不住火。
1918年,在白薇即將畢業時,婆家得知了白薇的去向。母子二人跑到黃家要人。
專制古板的父親決定去學校把白薇抓回婆家,為了防止女兒逃跑,甚至在學校附近安排了人手。
幸好,白薇的妹妹提前知道了消息,偷跑去告訴了白薇。
白薇在幾個要好同學的幫助下,慌忙從學校的一處死角逃了出去。
她一路逃到上海,為了防止父親再追來,她毅然踏上了去往日本的輪渡。
初到日本,白薇身上只剩兩角錢。她用僅剩的錢給兩位留日的女同學發了求助信。
在同學的幫助下,白薇開始當女傭,做苦力,四處打工養活自己。
原來就讀過的師范學校的馬校長同情她,給她寄了一些生活費,還說服她父親給她寄了一點錢。
有了生活來源,白薇抓住又可以學習的機會,努力補習日語,不久后官費考取了東京御茶水高等女子師范學校。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