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們都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是男人的終極理想,其實這不僅是現代人的愿望,對古人來說也一樣有著非常大的誘惑力。
但是古人心中的「白富美」可就不是一般富貴人家的小姐能夠相比的了,那必須得是皇家的公主,自己當個駙馬爺才是最令人愉悅的。
然而盡管大部分人做夢都想娶公主,但是仍舊還是有那麼一小些人不僅對尚公主毫無興趣,甚至能稱得上厭惡。
大名鼎鼎的「書圣」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就是這樣一個人,公主倒貼想要嫁給他,沒想到他竟然寧可弄殘自己的腿也不從,這是怎麼回事呢?
王獻之是「書圣」王羲之最小的一個兒子,身為東晉時期最大的兩個門閥世家:王家和謝家中瑯琊王氏的子弟,
王獻之小小年紀的時候才學就相當令人欽佩。
王羲之以一手好書法聞名天下,而王獻之在父親的影響下同樣自小學習書法,成為了大名鼎鼎的書法家,甚至能和父親并稱「二王」。
古時候的門閥世家是相當注重對子弟的培養的,當時謝家的謝玄就說過:「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庭階耳。」來解釋為什麼世家子弟都比較有才學。
也就是說當時的世家子弟即使不出仕做官,仍舊會被家中長輩嚴加教育,這樣就能讓人才都聚集在大家族中,并且不管走到哪都不會辱沒門楣。
因此,王獻之成長在這樣一個不管是才學還是權勢都相當有地位的家族中,自然也逐漸成長為了名士風流的模樣,就連王羲之都認為「此兒后當復有大名」。
到了十七八歲的時候,王獻之也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
前有他的哥哥王凝之娶了謝道韞這樣一個舉世聞名的才女,王獻之自然不愿意娶一個平凡女子。
于是在家中長輩和媒人的牽線搭橋下,當時另一個名門望族郗氏家中的一個女兒就進入了王家眼中,這個這個女兒就是郗道茂。
同樣是生于名門世家,再加上東晉時對才女追捧的風氣,因此郗道茂雖然才學比不上謝道韞那麼名士風雅,但也是從小被精心教養長大,相當腹有詩書的才女。
得知郗道茂才貌雙全,王獻之對這門婚事相當滿意,于是經人介紹后不久,兩人就結為了夫妻,婚后也相當琴瑟和鳴,幸福美滿。
然而不幸的是,兩人結婚后還不到一年,王獻之的父親王羲之和郗道茂的父親郗曇就相繼離世了。
這對一對新婚夫妻來說無疑是非常大的打擊,在加上當時政局動蕩,因此兩人即使悲痛欲絕也仍舊堅強地相互扶持著。
而他們之間的感情也就在這樣經歷過悲傷和挫折之后越發堅韌,夫妻之間不僅志趣相投能說到一起,還有著相濡以沫的深情厚誼。
東晉時期,人們對于名士風流氣質的追求比三國和西晉時期更甚,而王獻之既是名門子弟,又才貌雙全,因此自然備受矚目。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