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18日,魯迅位于上海施高塔路大陸新邨 9 號寓內一切如常。魯迅自己和他的同居對象許廣平等都不知道,這已是魯迅生命的最后一天。
當天午后,魯迅提出:要出去散步。
許廣平在樓下聽說魯迅要去散步頓時便有些緊張了,她想阻止他,畢竟此時的他尚在重病中,外面又有風。
可等到許廣平把手頭事情放下欲勸阻魯迅「打消散步念頭」時,她發現他已經換好了袍子且正從扶梯下來。但許廣平仍舊試圖阻止他,她輕聲道:「衣裳穿夠了嗎?」
魯迅聽了后探手摸了摸自己的衣服,里頭是他的一面絨線背心。隨后,他回了句「夠了」。就在許廣平發愣的當口,魯迅已從她身邊走過徑直出門去了。
「車錢帶了沒有?」許廣平在他身后接著問道,這一次,魯迅沒有答復她。
魯迅、許廣平、周海嬰
從家里出來時,魯迅樓上的書桌上放著他未寫完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這是一篇悼文,目的是為了紀念在幾個月前離世的好友章太炎。誰也想不到,這篇文章會成為魯迅未完的遺稿。
直到17號晚間時,他還在堅持創作該文。
魯迅離家后便去見了他的日本友人鹿地亙,當天,他們在鹿地亙的寓所聊了很久。直到很晚時,魯迅才從他的寓所離開。
根據許廣平《最后的一天》里記載,當天,魯迅回來時「天已不早了」。
魯迅回家后不久,接近傍晚時分時,魯迅的弟弟周建人來到了魯迅家。此時的魯迅精神甚好,所以周建人也并未對他的病情太過在意,他們一起聊到了晚間十一點。當天,他們聊了之后搬家的事宜。
相比周建人,許廣平卻對魯迅的病情時刻擔著心,魯迅得肺病的這些年,她經常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比誰都知道,此時的魯迅最需要的是休息。
周建人、魯迅、許廣平等合影
所以,到十二點時,許廣平便匆忙整理了臥具并催促魯迅說:「時候不早了,得趕緊休息了!」可此時正靠在躺椅上的魯迅卻有些悠閑地說:「我再抽一支煙,你先睡吧。」
許廣平雖是魯迅實際的伴侶,但因為比魯迅小17歲又是魯迅學生的緣故,所以她和魯迅在相處中,總比尋常夫妻多了一分小心翼翼。
所以當天,她雖然已經很不高興了,卻并未對魯迅有過多要求,哪怕是出于對他健康的考慮。
許廣平躺下后,魯迅果然坐在躺椅上抽起了煙。魯迅的煙癮極大,根據其密友許壽裳在《魯迅傳》里的記載:魯迅每天要抽50支煙。而且因為經濟窘迫的緣故,他抽的煙都是廉價品。
許壽裳在講述魯迅的煙癮相關時寫道:「(他)早上醒來便在臥賬內吸煙,所以住會館時,他的白色蚊賬熏成了黃黑」。
無疑,大量吸煙損害了魯迅的健康,這點,學醫出身的魯迅自然也懂得。
根據常識,患有肺結核的魯迅是最不宜吸煙的,因為吸煙會影響肺結核的治療效果,此外,吸煙還能增強肝臟酶活性,加速藥物在肝內的代謝,從而降低人體對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最重要的是,吸煙還會影響肺結核病灶愈合,使靜止的病變惡化。
魯迅構思中
所以,魯迅在治療肺結核期間吸煙,等于自盡。
對于這點,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許廣平肯定也知道。但她仍舊沒有阻止,這自然是因為平日里她對魯迅過于敬重而缺少夫妻本應有的管束意識了。
魯迅抽完煙回到床上睡覺時,許廣平并沒有睡著,她看了看鐘,此時已是凌晨一點。
睡到兩點時,魯迅醒了,他在此時很可能已經因為白天的疲累有些不適了,但他并沒有告訴許廣平。他起來小解完后便再次躺下了。
許廣平并不知道,一向喜歡強撐的魯迅此時的身體已經很有些吃受不住了。可因為不想打擾到許廣平的緣故,他一直默默忍受著病痛的折磨,他想著:等天亮了再請醫生不遲。
魯迅的能扛能撐之「硬漢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可世人卻并不知他「能撐」到了怎樣的程度。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